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不是天天想着自杀,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承受折磨

“抑郁就像是情绪流感,它会传染也会流动,像感冒或者过敏一样,它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要学会去接纳抑郁情绪,要防止从情绪发展成疾病 。”
全文623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新京报采访人员 戴轩 姜慧梓 马瑾倩 摄影采访人员 景如月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28岁的演员尚于博人生最后一个决定,是从楼顶一跃而下 。站在楼顶时,他跟好友通了一个电话 。他说他在观景,眼前一片很美的景色 。
粉丝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妈妈毛爱珍焦急地想要对全世界解释,我的孩子是病了,是不由自己决定地病了 。
一年后的同一天,中国首家关注精神健康和抑郁症防治宣传的基金会成立,创始人正是毛爱珍 。
在国内,精神心理领域医疗端和资讯端的供给仍处于早期阶段,社群求生通道闭塞,这是任可的判断 。走出抑郁症的“小黑屋”后,她创立了已有6万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的线上社群 。
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预计现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2019年,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人,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重灾区”之一 。
在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的庞大患者群体背后,如今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这些为小黑屋点燃灯火的人,有的来自抑郁症患者或家属,有的则是专业的从业者 。
这是一种比身体疾病更易沾染“耻感”的疾病 。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萌生过自杀念头的任可,不能忍受抑郁症成为“死亡”的缘由;她社群里的患者,为了到医院取药,对单位编造出痛经、拔智齿、为家里的猫做绝育等众多理由 。
毛爱珍一直记得一个画面 。去世两年前,尚于博第一次在去往片场的车里,对妈妈提及自己“可能”患了抑郁症 。随即他赶快说,已经吃了药,好了 。
他弯起眼睛,对妈妈笑 。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不是天天想着自杀,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承受折磨
文章图片


▲10月9日,李玖菊的心理治疗室,她正在给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 。北京回龙观医院供图
━━━━━
希望
“希望人们能像接受感冒一样接受抑郁”,有一天再也不会有抑郁症患者因为病耻感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
毛爱珍今年65岁了 。儿子离世第9个年头,致力于抑郁症防治知识宣传的第8年 。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看到了曙光 。
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地区到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提升50% 。
这意味着,更多抑郁症患者能够被“认出”,及早接受专业的治疗 。
作为专业医师,沙莎并不认为外界需要对抑郁症有专业程度的掌握,但她觉得有时候人们需要再多一点“实用”的知识 。她接诊过一位从事媒体行业的抑郁症患者 。她的症状看似并不典型,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机能的变化,令她无法正常完成工作,沙莎为她开了药,很快,她回归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
不久后,这位患者领来一个同事,对方的表现是长期失眠,经常一夜只能睡两个小时,由此带来精神萎靡、脾气暴躁,影响到家庭关系 。沙莎问诊发现,后者的抑郁程度比前者还要深,给予用药治疗后,也获得了明显好转 。
“现代人工作的强度大,长期忍受压力,反而容易将不良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视为寻常,很多人不会联想到抑郁症 。”沙莎说 。有研究表明,即便近年来抑郁症就诊率升高,绝大多数患者仍未获得医疗帮助,公众对其的认知程度仍待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