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儿

一直以来有很多年轻的读者都想叫我聊一聊“恐婚恐育”的话题 。这个话题我想了很久,聊起来需谨慎,我想尽量避免让读者误会我的意思 。
我从不反对“不婚不育”

虽然我自己的家庭和睦,也不吝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给愿意看的人去看,但是我从来不会劝别人结婚生孩子 。倒不是说我认为结婚生孩子不好,而是说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在婚姻中的诉求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能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获得幸福感,不代表别人也能,用自己的经验,其实无法去评价别人的人生 。
同理,我也比较反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说“婚姻除了痛苦,到底能给女人/男人带来什么?”“过来人实力劝退,千万别结婚”之类的话 。因为你不能从婚姻中获得幸福感,同样也不能代表别人不能,以个体情绪去煽动群体情绪、影响别人的决策,是不负责任的 。
我从来不认为人生的意义感、价值感必须要从结婚生子当中去实现和获得 。因为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渴望亲密关系,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情感需求、陪伴需求和传递基因需求的 。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不婚者或者丁克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意义的多元化,我不觉得他们的人生中结婚生子是一个迫切的必选项 。比如我硕博期间的导师,她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仅仅是追逐科学的真谛和买包包就已经给她带来了足够多的意义和快乐;这样一个人,就连在某次飞机险些面临失事、空乘让写“遗言”的生死关头下,她写的全都是自己最近的学术发现,以及哪篇论文存在哪个文件夹密码是什么……所以这样的她拒绝了男友的求婚以及相夫教子的邀约,终身投入科研事业,是不是非常顺理成章呢?还有一对丁克夫妇朋友,他们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做义工,帮助失学女童,救助动物,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们的人生没有孩子就不完整吗?(当然,一定会有人这么说的:不管你再优秀、做了再多的事、为人类做出再大贡献,你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人生就是失败的,不完整的 。那我只能遗憾地说,不要再用自己的认知去琢磨你认知之外的事情啦,你想不通的 。)
我在讲老年心理学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词儿——generativity,很多教科书上把它翻译成繁殖感,我不是很认同 。生孩子是(生物意义上的)繁殖,但是generativity有更深层的含义,我更愿意称其为“传承感”——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不一定非得是你的基因),留给下一代也好,留给全人类也好,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就没有白活 。我们记住了那些名垂青史的伟人,难道就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强大吗?
恐婚恐育的原因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恐婚恐育”情绪的几种来源:
1、原生家庭的创伤、周围环境的影响、个人的糟糕经历
这些人也许自己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系非常恶劣的家庭环境中,或者是周围的亲人朋友都经历过婚姻破裂,或是自己遇到过渣男/渣女,遭遇过暴力、背叛、无休止的争吵,等等……
他们就像是“小马过河”故事中的小松鼠一样,或是自己掉进过河里,或是同伴被淹死过,所以再也不敢踏入那条河流一步 。
这种恐惧可能是从小就根植于内心里的,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恐惧是以偏概全的、被放大了的;但是于他们而言,这是从一开始就上好的人生底色,想要重新着色很难,也许会经历一条漫长的自我救赎、他人治愈之路,也许就此避开这条路 。
2、被煽动的情绪
现在媒体发达,大家多了很多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平台 。伴侣之间恶性伤害的案件听说了太多;各大论坛上诉说家庭困扰、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亲子矛盾的苦水太多……于是很多人感慨“不婚不育保平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