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儿( 二 )


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我们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而不是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问题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
只有这些极端案件才会上新闻,但其实极端案件在生活中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有家庭矛盾才会上网诉苦,所以看上去似乎家家户户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但其实是因为幸福家庭的成员根本不会上这些论坛去诉苦、和网友对骂……所以,因为个体事件或者某个圈层的个体经验而恐惧和质疑整体,这也是将一种情绪进行了不合理的夸大 。
现在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流量,经常编一些煽动性别对立的故事或言论,然后就能吸引来很多“厌女症”“仇男症”在评论里互相重拳出击 。
曾经我的一名学生在看到评论里一些恶臭男对女性的攻击之后,对我说:“我现在感觉男人真可怕,再这样下去我要‘恐男’了,可是反观我自己身边,我的父亲、男性亲属、男性朋友,明明都在好好爱惜老婆孩子,都在好好地生活啊,我到底在恐惧什么 。”
我说:“因为你身边的男性忙着好好生活,忙着爱护老婆照顾孩子,所以没空上网当喷子啊……而且如果不是网络的连接,其实这些恶臭男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和你对话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大声疾呼,要争取压倒恶臭男,让我们的声音被社会上更多人听到;但另一方面,你先别自乱阵脚,被他们的声音给带进沟里了 。你现在的‘恐男恐婚’,恐惧的其实都是你想象中的东西,而非你所处的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东西 。”
3、社会进化层面的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美国的生态学家Calhoun的一项以白鼠为研究对象实验可能会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在一个类似世外桃源一样,食物充足,气候宜“鼠“的环境中,老鼠的族群从前期(大约1年)的爆发式增长,到进入1年半后的增长稳定期,逐渐到了第560天(也就是差不多不到2年)后,鼠群“人口”停止增长了——它们明显减少了交配和繁殖,甚至自相残杀 。
也就是说,当某个群体的人口进入了爆炸式增长的阶段,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就会整体上进入“低欲望社会”,这是一种有利于进化的自然规律,可能也是大自然的无形之手对生态进行调控的手段吧 。
认清生活的本质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闹不清了,不知道我到底在“宣扬反婚反育”,还是在“鼓吹结婚生子”了 。
其实都没有 。我并不认为婚育和不婚育哪一种方式更好,但是处于选择中的人,自己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人生 。
就比如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我说“恐婚恐育” 。我说你得明白,“恐婚恐育”和“不婚不育”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不婚不育”是一种思考过后的人生选择,但“恐婚恐育”只是一种有可能被夸大了的情绪 。
举个例子,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丈夫在某个周末,请孩子奶奶过来帮忙带一天孩子,而他则为妻子安排了一整天她喜欢的行程——逛商场,足部护理,吃大餐,烤煎饼、喝奶昔……妻子高兴得尖叫起来,眼睛里都是小星星,小俩口手舞足蹈地就出门去了 。
这个视频让鹿sama和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也有过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一天,然后我俩开心地去逛花鸟市场,买书,躲在车上一边听歌一边吃辣条……回来后甚至还高兴地发了朋友圈:
婚姻|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儿
文章图片

这本来是一条温馨的视频,但是评论里却有很多冷嘲热讽:
“看完好绝望,单身的日常小事,有了孩子之后就这么难拥有 。”
“女人真好骗,一点小恩小惠看给她高兴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