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解开肝癌“密码”,人民军医沈锋获何梁何利奖,为上海医药领域唯一获奖者( 二 )
沈锋团队在对449例手术病人长达10年的随访观察的基础上 , 对每一例病人的数据进行了核查 , 对影响预后的每一个因素进行了甄别 , 建立了国际上首个该病的个体化预后评分 , 并将其做成列线图(接近于计算尺的数学模型) , 对每个新病人 , 只要将7个参数输入 , 就能很方便地计算出其术后生存的概率 , 帮助医生判断这个病人是否“适合”手术 。
这个列线图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列线图” 。
沈锋和他的团队更多的个体化治疗研究是对于肝癌 。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早期肝癌、多发性肝癌、巨大肝癌、复发性肝癌的个体化分期 。
例如对于多发性肝癌 , 即病人肝脏上长了几个癌肿 , 他们改变国际上基于肿瘤分期因素建立肝切除选择标准的传统做法 , 独创性地用此类肝癌的发生机制建立个体化分期 , 可以精确地选择适合手术的病人 , 使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44.7% , 研究成果同样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肯定 。
准确的治疗决策 , 结合他们的大量技术改进 , 使许多肝癌复发的病人获得再次有效延长生存的机会 。
医患协同作战 ,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病人获益
在临床研究领域 , 沈锋锐意进取 , 锋芒尽显 。而在诊室 , 沈锋则是一位话语温和 , 有时候还稍显“啰嗦”的医生——他总是一遍遍地重复需要病人注意的要点 , 希望病人能真正听明白 。
沈锋认为 , 医疗不仅是科学 , 它同时也是一门社会学 。医疗需要医患协同作战 。临床研究解决的是如何用最好的医术和经验确定和实施治疗方案的问题 , 而这个方案是否能最大限度实现患者的长远利益 , 提高生存质量 , 则牵涉到更多医疗以外的因素 。
这其中 , 有人的因素 。
沈锋研究技术和数据 , 但从不迷信“数据” 。他不仅看肿瘤 , 还要看人 。有一天 , 一位外地的年轻女教师在当地医院检查出肝部有巨大肿瘤 , 当地医生认为她病情十分严重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
病人家属辗转找到了沈锋 。他一面询问病人的情况 , 一面仔细查看了病人的CT片 , 他认为 , 那位医生说的不无道理 , 但病人自身身体条件还比较好 , 家属也有积极治疗的意愿 。
他决定用团队正在研究的“肝动脉栓塞化疗加门静脉栓塞技术”先使肿瘤缩小 , 正常肝脏的体积增大 , 一个半月后沈锋亲自主刀 , 当家属看到那豆瓣形的器械盘中成功切除的肿瘤时 , 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
在沈锋的精心治疗下 , 患者获得了长期存活 。疑难肝肿瘤获得成功治疗的病例在沈锋团队时常发生 , 近年来更多 。
医学不仅是一套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 , 更是一套富含生活哲理和态度的认知体系 。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患者 , 医学既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 也时常会有无力感 。
有人给“以患者为中心”下过一个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 , 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 , 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 , 将三者完美结合 , 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
沈锋正是这样做的 。每个门诊病人 , 他基本上都要看十分钟左右 , 有些要半个多小时 , 这段时间 , 他不仅要仔细地判断病情 , 给出个体化的治疗建议 , 也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期望 。
推荐阅读
- 蟑螂|一对情侣随身带蟑螂,跨省吃了9顿“霸王餐”…
- 宝宝|七岁“女孩”原是男儿身!人生错位七年,源于父亲这个决定…
- 牙齿|35万!男子一辆轿车“镶进”嘴巴,看完赶紧好好刷牙
- 医生|医生不知“克感敏”,被患者质疑素养不行……这次我站患者!
- 槟榔|“今天嚼的槟榔,明天吐的是血“,小伙嗜嚼槟榔被切半条舌头
- 卵巢囊肿|很多器官会长囊肿,囊肿会恶变吗?盘点体内常见部位的囊肿
- 姑娘|16岁姑娘长出一圈“小胡子”,问题竟出在她的“脑子”……
- 关节液|掰手指为啥会“咔咔”响?因为关节液里的它在“爆炸”
- 睡眠|睡前玩手机停不下来?过不了多久,你可能要面临三种“难堪”
- 孩子|4岁男孩在幼儿园被噎身亡!“黄金5分钟”的急救方法,再忙也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