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得了3年的“头晕病”竟被“安眠药”治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应晓燕
59岁的王阿姨(化名)是杭州转塘人,孙子刚满3岁,按理说正是王阿姨照顾孙子的时候,但是却被反反复复的眩晕、呕吐折磨地惨不忍睹 。3年前的一天,王阿姨早晨起床时突发天翻地覆,栽倒在床上起不来 。经杭州某医院诊断为“耳石症”,复位治疗后好转,没想到治疗后每1-2个月就复发一次,每次持续1-2天,有时候坐在沙发上不动也发病 。
“每次不叫“120”拉到医院挂盐水就好不起来” 。提起这个病,王阿姨就皱起眉头,有的医院说是“耳石症”,有的说是“美尼尔”,有的说是“颈椎病”,有的说“小中风” 。后来也吓怕了,每天一把一把地吃药预防复发 。
安眠药|得了3年的“头晕病”竟被“安眠药”治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7月初,王阿姨正在邻居家打牌呢,这个“老毛病”又发作了,一同打牌的邻居知道有个“眩晕专病门诊”,觉得应该是对症,家属马上把她送去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之江院区 。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和细心查体,付长永医师认为王阿姨的病是“前庭性偏头痛” 。随后付医师给王阿姨开了一盒10几块钱的药——艾司唑仑片,每天晚上只吃1片 。
经过近4个多月的治疗后的王阿姨,睡眠好了、头晕再也没有复发,人也精神了!王阿姨说:“我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终于可以天天看孩子了 。”
王阿姨得的是“头晕病”,为什么医生开的是治疗失眠的药?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张震中主任说:“前庭性偏头痛的症状主要是发作性的,各种类型的头晕,好像眩晕疾病谱中的“百变大王”,可以类似各种眩晕表现;发作时间上可以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 。症状包括:自身旋转的运动幻觉和视物旋转或漂浮错觉;头动诱发或位置诱发性的眩晕或不稳,对头部运动的不耐受;不少人表现为姿势性不稳,部分病人可有视觉性眩晕或头晕 。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比如:月经前后、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巧克力、红酒、奶酪等 。另外,天气变化、受热受凉、闷热的环境、气候变化等亦可诱发 。暴露于闪烁光线或异味刺激或吵闹的环境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我们神经内科为医院的睡眠医学中心,非常重视睡眠在头晕/眩晕中作用 。具有完善的评估和干预措施 。付医师正是通过详细问诊发现患者是由于长期睡眠障碍诱发的前庭性偏头痛,由于患者每1-2个月复发一次,所以我们从诱因干预,改善了睡眠质量,从而预防了眩晕复发 。”
近年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付长永主治医师持续关注眩晕的研究进展和规范化诊治,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95%的头晕/眩晕患者在这里得到明确诊断和快速好转,尤其对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单双侧前庭病、晕厥前状态、精神心理相关性头晕等的诊治有独特诊疗方案 。
专家介绍
安眠药|得了3年的“头晕病”竟被“安眠药”治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张震中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睡眠中心)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 。
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巴甫洛夫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访问学习,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 。擅长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和痴呆、帕金森病、心身及睡眠障碍等疑难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