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做刀的人:被疫情改变的订单和中国代工厂

文|高伊琛
编辑|朱七七
2007年,广东人钟敏跑到上海卖刀 。那年他46岁,信心爆棚,认为最好的东西都是从上海传出来的 。
他到陆家嘴租了办公室,签合同时,还觉得便宜,15块钱一平方米——按他的理解,这个价是按月算的 。结果不是,单位是“天” 。那是上海的CBD,钟敏咬着牙掏钱,想着弄个高大上的公司 。
房租挺贵,租了五六百平方,算下来月租金二十多万 。工资也高,“随便”请个高管,年薪就要六七十万 。但总算将印着自家商标的刀具,送进了上海各大商超 。
两三百个专柜,遍布上海,并往整个华东铺开 。钟敏来自“中国刀剪之都”阳江,做了大半辈子刀,给国外品牌代工 。2007年,工厂通过了欧盟重金属质量检测,钟敏自觉有底气出现在国内消费者面前 。
然而,那个名字略带土气的品牌没能打开局面,卖出去的货,甚至不够发工资 。大型商超规矩相似,每个月必须销30万货,他们没法达到 。为了让产品留在商超里,还得自己花钱,把刀再买回来 。
从贴牌转做自有品牌,比想象中要难 。每个经历过这一步的中国代工厂老板,都懂 。
“老师傅”
2020年的钟敏将满60岁,是工人们眼中的老师傅了 。
说是“老师傅”,但与同龄人相比,钟敏显得年轻不少,穿亮色Polo衫,身材匀称,手臂一使劲,肌肉就鼓出来 。他至今每天运动,“想跟钟南山先生一样,到80岁还有一副好身材” 。
钟敏|做刀的人:被疫情改变的订单和中国代工厂
文章图片


订单复苏后,仓储流动性增强(受访者供图)
“这几个月非常火爆,晚上加班都做不出来 。”订单排到了明年二三月份,即使对产能高的工厂来说,也有些不可思议 。
这个城市的工厂主们后知后觉地发现,国外放松了防疫,消费上来了,但全世界其他还有厂区的地方,比如巴西、西班牙、越南和印度,很多工厂还停着工 。订单又回来了,整个城市的制刀行业生机勃勃 。
阳江市近日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阳江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今年前5个月都在下降,但降幅逐月收窄,6月实现由降转升 。2020年1月至9月,刀剪产品累计出口25.9亿元,同比增长7.3% 。
9月6日,在2020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斌在致辞时表示,中国外贸表现不仅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占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也“好于我们自己的预期” 。
【钟敏|做刀的人:被疫情改变的订单和中国代工厂】而钟家那把新研制的两用不锈钢菜刀,已经在线上开售,售价是同品质海外品牌的1/4 。刀锋呈流线型,前半截切,后半截砍,能切开80毫米的纸,比原做代工时品牌要求的,还要锋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