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应对下一场疫情?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还有“COVID-29”

过去的2020年格外漫长,全球都难以摆脱COVID-19大流行的阴影 。疫苗的启用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持续高发的感染病例仍让外界难以确认:这场大流行何时终究?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2020年10月底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在那场大会上直言,我们离彻底扼杀病毒还很远,“我判断这个病毒可能还有‘弟弟’和‘妹妹’,不知道哪天会出来,这就跟寻找犯罪分子一样,找不到就非常担心他是惯犯,随时可能犯罪 。”
“COVID-19究竟是‘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事件’?”高福在大会现场抛出一问,“对公众来说,这是一次‘黑天鹅事件’,因为他们从未想到会有COVID-19;但对像我这样的专业领域人士来说,这是‘灰犀牛事件’ 。”
这意味着,相对于“黑天鹅”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科学家们将COVID-19视作“灰犀牛事件”,即影响巨大且发生概率同样很大 。高福表示,“今天有COVID-19,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未来就会有‘COVID-29’、‘COVID-39’ 。29、39这些数字并不是指代精确的年份,而是指下一场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
无论是100年前的骇人的“西班牙大流感”,还是记忆仍未远去的2003年SARS疫情,过往的事件证明,人类都在被动应对,付出了惨痛代价 。国内一名病毒学家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和大多数情形一样,扼杀疫情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给出了追踪病毒和传染病学者们的“16字”工作常态:“常规科研,偶然发现,事关重大,立即上报” 。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在2018年完成的一项工作即提示:无论是养殖业还是公共卫生,人类都要提前去预防由这些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社会的病原,这样可以避免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 。
2017年,在距离首例SARS暴发地广东佛山100多公里的清远一处养猪场内,一场严重的猪疫情开始暴发 。小仔猪在这场疫情里尤为脆弱,发病2天后即会死亡 。这一新的疫情最终被石正丽团队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而引起疫情的SADS冠状病毒或同样来源于菊头蝠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当时参与了该研究成果的新闻发布会,石正丽表示,“尤其在SARS暴发以后,我们国家、包括全球,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希望把新发传染病的战线往前移 。”
前述病毒学家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我们今后该做的事情,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防范未来,减少人类新的灾难的发生,不管在中国也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 。”
他尤其提到,这是一项事关国际合作的问题,是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 。“传染病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不是中国的敌人,也不是美国的敌人,是大家的敌人,得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和高度,你才有可能避免 。”
该病毒学家同时提醒,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的改变、气候的改变、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与人之间全世界交流的速度现在如此之快,“1918年的时候,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世界的灾难,到现在是将近100年时间,发生了影响全球的COVID-19大流行 。那么问题是下一次可能不需要100年,也许就只要20年、30年、50年?”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
著名的EVENT201桌面推演
在上述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上,匆匆赶到会场的高福做了一场主旨演讲,题为“COVID-19: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Global Public Health” 。他以发生在2019年10月18日的一次全球流行病应对演习开始其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