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世卫顾问独家揭秘!多国政要亲自“带货”,中国新冠疫苗为啥这么圈粉?( 二 )


mRNA疫苗研发历史最短 , 但进展最快 , 此前全球没有此类疫苗上市 。这种疫苗将携带表达病毒关键蛋白质遗传信息的mRNA分子导入 , 体内细胞产生作为疫苗抗原的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 , 诱导人体免疫系统将其识别 , 再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抗体 , 或T细胞生成的杀伤T细胞 , 对抗来袭的新冠病毒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顾问独家揭秘!多国政要亲自“带货”,中国新冠疫苗为啥这么圈粉?
文章图片


另外两个表现突出的疫苗技术路线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 。在邵一鸣看来 , 每一种疫苗都有各自的优劣势 , 各个国家选择的技术路线以及每种路线的快慢程度 , 与各国的科研实力、技术积累程度和产业化条件等国情相关 。
“灭活疫苗作为传统技术路线 , 劣势是需要大量生产致病性病毒作为疫苗 , 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灭活疫苗生产在病毒灭活前需要在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BSL3/P3实验室)进行 , 一定程度限制了大规模投产 。“但是 , 中国有巨大的基建和举国体制优势 。历经非典和多次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洗礼 , 防控机构和生物制药企业又建立、强化和完善了生物安全体系 。”
在去年新冠灭活疫苗早期研发阶段 , 因企业缺乏P3实验室生产环境 , 国家各级疾控和研究机构的P3实验室迅速动员 , 在分离、筛选和鉴定疫苗毒株 , 以及中试生产和测试上 , 提供了强大的研发和技术支撑 。“我国体制可以压制灭活疫苗的劣势 , 并使其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 这是很多国家做不到的 。”
“生物医学研究结果是设计不出来的 , ”邵一鸣特别强调 , “数学和物理学等非生命体科学 , 研究的主体和环境条件是相对可控的 , 其规律的把握可以通过推理和计算获得 。而生物体是变化的 , 不稳定、不可控 , 受众多复杂条件影响 。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 只有经过大人群的应用和长时间检验才能掌握 。”
“灭活疫苗这种技术 , 经过人类上百年应用检验 , 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 , 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 , 都已相当熟悉 , 不可预见性极小 。反而一些新技术疫苗短期的副反应和中长期的副作用 , 人类尚不清楚 , 有待历史验证 。其次 , 从临床试验的近期副作用而言 , 灭活疫苗发烧在1%左右 , 而一些其他路线疫苗可达两位数 。”邵一鸣提醒 , 我国灭活疫苗在去年7月被紧急批准后 , 已有200多万人的安全应用数据积累 。
接种了疫苗 , 
不等于抗疫全胜
疫苗能让中国和世界回归正常吗?传染病控制有三个原则 , 第一是控制传染源 , 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 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只是保护易感人群这一个环节 , 对第二环节产生一定影响 , 但并不是全部 。邵一鸣说:“除非有90%以上有效疫苗 , 短期接种率也达到90%以上 , 那么前两个原则才可以忽略不计 。”
即便从新冠疫苗本身的角度看 , 接种也并不意味着对抗病毒的全胜 。在很多普通民众的概念里 , 接种了疫苗就意味着不感染 。“比如麻疹、天花、肝炎等疫苗 , 确实能够做到 , 但新冠疫苗与此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能保证人们不被病原体感染 , 使用疫苗通常有三个目的 , 或称为三级预防 。”邵一鸣说 。一级预防即“御敌于国门之外” , 人体不被病毒感染 , 这是使用疫苗的最高境界;退一步的二级预防是预防发病 , 减轻病症和降低死亡;三级预防是防止把感染传给其他人 。邵一鸣介绍说 , 当前获批的新冠疫苗属于二级预防 。“Ⅲ期临床数据 , 不是看你有没有感染病毒 , 而是看你有没有发病和症状的轻重 , 也不排除部分人能够达到一级预防 , 但目前在Ⅲ期临床中做核酸检测的人数仅限于发病人群 , 评价一级预防缺乏数据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