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华语乐坛再无天王( 二 )


唱片公司在推歌的同时,把歌手也推到大众视线里,流行音乐的商业属性自带普世性,再加上早年互联网不发达时,娱乐多样性少,观众口味相对单一 。唱片公司贴合市场量身打造的歌曲大众传唱开了,歌手知名度也打开了 。
小红靠捧,被大众认识了,才有接下来用源源不断作品巩固地位,最终登顶天王天后的路 。
 02 歌曲功能性转变也有不少歌,传唱度高,国民性强,但唱它们的人,依旧很难成为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 。
纵观数字音乐蓬勃发展这些年的华语乐坛,传唱度高的歌不稀缺,但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凤毛菱角 。
究其原因,是唱片时代到数字时代,国民度强的歌,功能性变了 。
唱片时代,企划、旋律和歌词是一张专辑、一首歌的本位 。每一张专辑,都有一个属于它的主题和故事脉络 。
而到了数字音乐时代,专辑越来越少,像万能青年旅店那样,十年磨一张专辑的,几乎绝迹了 。现在不讲究专辑,讲究的是单曲,传唱度高的歌,一种是伴随着短视频迅速出圈的神曲,一种是影视OST 。它们都背离了音乐的本位,变成了服务性强的歌曲 。
拿抖音神曲来讲,它是为短视频画面服务的,起的是烘托氛围煽动情绪迅速吸睛的作用,旋律美不美,歌词有什么意境,要表达什么思想,不是神曲考虑的事情 。
这种歌能在短时间抓住人的注意力,在病毒式传播下可以迅速达到洗脑效果,但并不耐听 。
投稿|华语乐坛再无天王
文章图片

一首只洗脑但没内涵的歌(可能都不是完整的歌),生命力必然很短暂 。
人们记住旋律不是因为它好听,自然也就不会有过多意愿去了解背后的歌手,那么,这类歌手和他们生产的歌一样,打击面很广,生命力不强 。
相比抖音神曲,影视OST是有完整表达的音乐,但这种音乐基于影视剧情节,且创作过程相比艺术,更像工业 。
拿热门OST制作公司嘉尤音乐而言,公司的音乐制作流程,基于一套成熟的生产模板 。嘉尤音乐创始人王嘉诚的OST之路最早从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开始,他借鉴陈百强的《疾风》,结合流行的嘻哈元素,改编成了《偏执的梦》 。
此后,借鉴经典老歌,结合流行元素,对标影视剧情,写出最易获取用户同理心的歌词,成了创作范式 。
随剧热播,插曲不断播放,能形成一定范围的传唱度 。但对演唱者而言,这可以是一个被观众知道的过程,不过贴上的标签,却与天王天后型歌手相去甚远 。
唱遍热播剧主题曲的刘宇宁曾自我调侃「我出道两年半,出了76首歌,1首都没火」 。
他是在自谦,但如果他的职业规划是歌手,那这个发展路径,只适合赚钱,不适合打造个人IP 。
投稿|华语乐坛再无天王
文章图片

唱片时代的歌手,随着个人成长到不同阶段,出的专辑都有独特的自我表达,串联起来,不仅是他的作品,更是他的成长轨迹 。这个轨迹中不仅有「我做了什么」,还有那个时间段对自我或世界的思考,爱他的听众受他思想的影响,会有更深的记忆链接和情绪共振 。
但唱影视OST的歌手,是服务于影视剧的,观众日后回放这首歌,首先想到的是剧情而不是歌手的故事,双方情绪不直接链接,影视剧在反哺歌手,那么歌手独立的生命力,其实是很弱的,至多换来一句「XX唱歌好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