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文章图片


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文章图片


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文章图片


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文章图片


从漫画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积极参与”竟会不知不觉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长期以往地去质疑、否定、揶揄孩子的行为、想法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毫无价值;
当我们长期以往地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时,TA将会非常容易地对一切事物失去耐心与恒心;
当我们长期以往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或直接上手替孩子做时,TA将失去思考的习惯,更难以从生活中获得掌控感与胜任感 。
因此,给予孩子单独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将培养TA日后所需的良好学习品质,以及助力TA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
独处是孩子天生的本领
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游戏”是孩子独处最便利的切入点 。
一些爸爸妈妈感到疑惑——游戏不是人越多越热闹吗?小孩子不是人来疯吗?让孩子独自游戏TA不会感到孤单吗?
的确,当我们逗孩子时,TA会手舞足蹈,会咯咯笑 。当我们邀请孩子进入我们所创造的游戏世界时,对归属与爱有着需求TA自然不会抗拒 。
但你知道吗,由于有限的认知发展水平,当两岁以下的孩子沉浸在自主发起的游戏活动中时,是不会产生想要和他人共同游戏的愿望的 。
孩子|满足宝宝独处需求:成就孩子,解放自己
文章图片


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Mildred Parten通过观察儿童社会行为,将儿童的游戏行为分为6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0-3个月,无所事事的游戏 。幼儿多是通过活动自己的肢体观察和学习周遭的世界 。
?0-2岁,独自游戏 。幼儿独自玩儿,对参与其他人的游戏并不感冒 。
?2岁左右,旁观者行为 。幼儿开始注意并观察身边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但没有加入游戏的意愿 。
?2岁以上,平行游戏 。幼儿会和其他孩子在同一物理空间内各玩各的,会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行为 。
?3-4岁,关联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有互动,比如交谈,但不会与他们共同进行同一项游戏 。孩子对身边的人产生兴趣,但没有兴趣将他人纳入到自己的游戏当中 。
?4岁以上,合作游戏 。幼儿可以通过和其他孩子合作,达到同一个游戏目标 。
如此看来,一般情况下,孩子要到4岁左右,才开始产生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
这时,有爸爸妈妈会质疑:不对!我觉得宝宝就是想和我一起玩儿!因为:
“宝宝玩儿的时候,常抬起头来冲我笑 。”
“宝宝玩着玩着会爬到我身边,抢我手里的东西 。”
“只要我离得稍微远一些,本来玩儿得好好的宝宝就会发脾气 。”
那不妨让我们回想得再仔细一些:
当宝宝对我们嫣然一笑后,当宝宝“掠夺”走我们手中的物品之后,当我们重新回到宝宝“满意”的位置坐下来陪TA后,TA是随机埋头鼓捣起自己手中的玩具呢,还是拉扯着我们和TA一起游戏,否则就哭闹得不依不饶呢?
恐怕是前者吧 。
很多时候,独自游戏的宝宝突然抬头看看我们,是想确认我们是否在身边;
TA突然爬向我们,是寻求帮助,比如“我累了,要抱抱”;
TA突然抢我们手中的东西,是自己的东西玩腻了;
TA不愿意我们远离,是独自一个人令TA感到害怕 。
孩子对于我们的需求更多是“依靠”与“安全感”,而不是游戏共享 。
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担心孩子是否会讨厌独自游戏,也根本不需要去教孩子如何独自游戏,孩子天生有独自游戏的需求与本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