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烧烫伤患者少了,烧伤科医生怎么办?( 二 )


疾病谱改变,烧伤科接诊“非烧伤”患者
2018年5月,瑞金医院举办“第一届广慈烧伤论坛” 。会上提出“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的烧伤学科转型发展思路,即烧伤科在有重大烧伤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时要冲得上、救得下,使患者少死亡或零死亡 。而平时在缺乏烧伤患者时,可以把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作为重点 。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趋势的创面,包括:糖尿病足、压疮、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术后难愈创面,及血管神经病变引发创面等 。
《中华烧伤杂志》数据显示,2009年该杂志编委会和烧伤分会在西安共同主办“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 。会后,全国多地烧伤科“创面治疗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
有统计推测,我国每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需求在3000万人次,而包括各种手术切口在内的创面治疗约为每年1亿人次左右 。目前,不少医院烧伤科收治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已占住院患者1/4-1/3 。
乔亮介绍,参与难愈创面诊疗的,有多股力量,主力军是烧伤科医生 。此外还包括以造口师为代表的护理团队,中医、皮肤外科、血管外科、骨科等临床科室 。乔亮最近会诊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是名在校大学生,身体皮肤宛如消失了,在ICU几进几出,有高热、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这类患者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高代谢状态、免疫功能失调、脓毒症和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与严重烧伤极为相似 。我们和皮肤科等科室联手,患者身体表面的创面都快愈合了 。”
“先进武器”多了,但陈旧观念还在
乔亮坦言,幼年时很怕看到烧烫伤患者,“味道不好闻,样子不好看,疤痕不好弄” 。这背后,亦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什么时候能好、是否影响功能 。
“近年来,监护、手术技术和创面敷料等方面快速革新,烧伤学科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乔亮指出,如水凝胶敷料等先进敷料能止痛镇痛,减少消耗,加快坏死脱落,还能保护长出来的皮肤避免破溃 。
临床预见和分秒必争是烧伤外科的救治精髓 。以前,医护观察心电监护,看呼吸心跳和尿量,考虑有无可能休克 。现在有了PiCCO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直接在动脉和静脉里各插一根管子,通过低温稀释法,拿到心搏动、回心血量、静脉血管张力 。“这些数据一结合,即可精确获悉患者休克几率,及时调整补液速度 。这个技术还能体现动态血压 。烧烫伤患儿易出现脓毒血症,血管会崩塌,血压急速下降 。现在我们一看到有苗头,就上血管活性药物 。”乔亮说 。
乔亮形容自己是“精细植皮派” 。“取的皮不能厚,必须大小、厚薄都适当 。皮取得质量不好,或取坏了,会特别心痛 。如今取皮能麻醉、尺寸精准到毫米,植皮用胶带一粘即可 。这些都能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不适 。”
然而,与技术进步并存的,是仍普遍存在的“轻信民间偏方”等做法 。“儿童意外烧烫伤急救,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马上送医院 。其实,现场救治最重要 。有一个口诀:一脱、二冲、三盖、四送 。即脱衣服,用冷水冲,盖上干净的纱布,送到医院 。”乔亮的门诊患儿中,有1/3需要抗疤痕治疗 。一部分原因是,事发后,家里人在伤口抹了老鼠油、麻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 。这会加深创面 。
“相关教育要继续做 。现在很多家庭是隔代抚养,还没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 。”乔亮说 。
资料来源:
1.烧伤. 世界卫生组织
2.迎接新时代:中国烧伤医学60年思考. 中华烧伤杂志. 2018,34(9):579-581.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9.0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