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二 )
于是懵懂又茫然 , 那段时间互联网行业不是没有萌芽 , 线索也不是不能找到 , 但定义很混乱 , 有的叫“信息产业” , 有的叫“电子商务” , 有的叫“计算机技术” , 还有叫“数据通讯”的 , 到底哪个称呼和今天的“互联网”划等号?这确实是个需要琢磨的问题 。
另一个原因是考据上的语境还原问题 。比如2004年 ,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在职业和模块的培训招标工作中 , 把电子商务员(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师)等很有现代互联网行业色彩的职位称呼为“灰领”——“灰领”“白领”“蓝领”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概念 , 分别用来指代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并列的还有室内装饰设计员(师)、首饰设计员(师)等其他职业 。
这就很难说这个“灰领”是不是专门用来形容“互联网从业者”的 。
但无论干扰条件有多少吧 , 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确实存在过一段“人们会高看互联网从业者一眼”的浪漫时光 。
比如在2001年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内蒙古发展电子商务“十五”规划》里 , 在“培养规划”里有过这样的描述:
(有关单位)聘请有关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专家开展培训、讲座活动 , 要注重培养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和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及信息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特别要注重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引进……有计划地培养信息化需要的后备人才……
这是风行于千禧年代的描述方式 , 几年后《天下无贼》里就借用了人们的这种共识甩响了包袱:“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更别说“人才”这个带着浓厚“象征意义”的词语在5000字的正文里反复出现14次 , 老百姓对“互联网从业者”的敬畏程度可见一斑 。
文章图片
(现在看这份文件 , 很有穿越的感觉)
外界的“重视”有些时候还会表现出一股高傲 。比如发表在《通信信息报》上一篇题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迫切 成为新一轮求职热门》的报道里 , 作者马民曾经描写过这样的“业内焦虑”:
有关数据表明 , 目前全国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不足6万名计算机与信息类毕业生……未来10年潜在人才需求在135万人以上 , 平均每年人才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 , 供需差距显而易见……大专院校毕业生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培训 , 缺乏网络技术的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 , 不能完全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 存在着“有人没活干 , 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局面 。
——那可是还在论证高校是否应该大规模扩招还是“有限进行”的2005年 , 坊间还盛传要将扩招幅度“次年将不超过4% , 后年不超过3%” , 以防止“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 学历贬值刚刚露头但又没完全露头 。
用大白话来说 , 大专丢人吗?完全不丢人 , 当时师生和家长仍然会用“考上”这个动词来挂钩“大专”这个文凭 , 但当人们谈到“互联网”的时候却被认为“不能完全胜任”“活没人干” , 这到哪儿说理去?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政策|浙江省“抢人”:创业失败贷款不用还?官方回应来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k50|Redmi K50电竞版开卖:“奔驰联名款”海鲜市场需加价千元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