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三 )
文章图片
更有不少证据表明 , 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大专生们自己也认同“学了计算机”就不能再打工了 , 最起码不能再算上是“工人”了吧 。
文章图片
计算机技能也被当做“帮助人们迅速成长”的有效解决方法 , 开始全方位地推进到各行各业当中 。2005年1月 , 《中青报》深度报道过北京有关单位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们学习上网、word文档基本操作的事 , 学员们的本职工作涉及小吃店、保安、保洁、园林、宾馆服务等 。
文章图片
包括更加严谨的学界 , 也基本上按照“高层次急需人才”这个标准来定义互联网从业者们 。比如2004年发表在“新浪教育”频道的文章《认识社会需要》 , 在预测信息时代新兴职业的时候 , 就给了网络策划师、数据通讯人员等职业一个精准的定义:
“高智能人才 , 需要有复合型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
文章图片
(那时没人谈学历焦虑 , 互联网=高能力是天经地义)
那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里 , 有没有对“互联网人才”狂热崇拜的体现呢?真有 , 并且作为“笑点”被嘲讽的不是“被宠坏了的互联网人才们” , 而不懂网络、不懂计算机的“老古董们” 。
比如和“赛考累介斯特”谈心的赵本山 , 在春晚上当着亿万观众的面玩了个谐音梗:“上网?都多年不打鱼了哪儿有网?”
文章图片
知名“闲人”马大姐在2000年也卖起了电脑 , 但她只能参考“卖西瓜”的方式来做生意——觉得天气热了就给电脑扇扇风 , 偶尔还吆喝两句 , 鼓动顾客先尝后买 , 顾客的造型还是一水儿的公文包、小衬衫、二甲水平以上普通话——“老太太不可理喻”的包袱贯穿了一整集 。
文章图片
总之毫不夸张地说 , “互联网从业者”们在那时候被高规格定义 , 确实来自人们群众的真情实感 ,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集体行为 。
站在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 , 礼遇也的确获得了好的结果 。当然也不知道算不算歪打正着 , 那个时候 , 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确实有着从理念到实际操作上的全面“距离感” 。尤其是在刚刚亲眼目睹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巨大影响力的前提下 , 人们默契地保持着“谦虚”的姿态 , 包容着舆论对于这个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想象力 , 以至于某些描述甚至有“妖魔化”的影子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政策|浙江省“抢人”:创业失败贷款不用还?官方回应来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k50|Redmi K50电竞版开卖:“奔驰联名款”海鲜市场需加价千元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