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二 )


脊髓从两旁发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根(称为脊神经)分布到全身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 。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在脊髓的表面有前后两条正中纵沟将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前面的前正中裂较深,后面的后正中沟较浅 。此外脊髓还有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 。前根自前外侧沟走出,主要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经后外侧沟进入脊髓,由脊神节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组成 。每条后根在与前根会合前,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
一共有31对脊神经,其中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和5对骶神经,一对尾神经 。第1颈神经干通过寰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颈神经干从C1/2侧方关节出椎管,第3-7颈神经干都通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干通过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颈神经根较短,行程近水平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在椎间孔内,脊神经有重要的毗邻关系,其前方是椎间盘和椎体,后方是椎间关节及黄韧带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 。此外,脊神经还会分出一支很细小的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回进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膜上 。
脊神经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的皮肤及肌肉 。前根属运动性,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和侧角及骶髓副交感核(S2-4)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属感觉性,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 。脊神经节是后根在椎间孔处的膨大部,为感觉性神经节,主要由假单极神经元胞体组成 。在人类除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则交织成丛,然后再分支分布 。
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1)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它发出皮支和肌支 。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的皮肤;肌支分布于颈部深肌;(2)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3)腰丛:位于腰椎两侧,腰大肌的深面,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祌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4)骶丛:分支分布于会阴部、臀部、股后部、小腿和足的肌肉与皮肤,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骶干以及骶、尾神经的前支编织而成 。
颈2神经根自内上向外下斜行穿出静脉丛,并在静脉丛外侧缘附近分为前、后2支 。其中,前支成为颈丛的一部分,而第2颈神经的后支的皮支较为粗大,又称为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枕和项部的皮肤 。
5寰枢椎上颈1、颈2进钉点位置的显露
寰椎是从上往下的第一块颈椎,寰椎是没有椎体、棘突和上关节突,只有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围成环形 。两个侧块位于两弓的侧方,左右各一 。每个侧块的上面皆有一个上关节面,呈卵圆形,而且上关节面特别大,与枕骨髁形成寰枕关节,使头部俯仰和侧屈 。在其下方也有一呈圆形的关节面,称为下关界面,它与第2颈椎的上关节面形成寰枢椎侧方关节 。在寰椎前弓的正中后部有一小关节面叫齿突凹,与第2颈椎的齿状突相关节,形成寰齿关节 。
寰椎后弓相当于棘突的部分,只留有一个小结节,作为左、右头后小直肌的附着点 。寰椎的横突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较长也较大,有许多肌肉附着,其尖端不分叉,大小仅次于腰椎的横突,横突内有一圆孔以通过椎动脉,在寰椎后弓上还有椎动脉沟,利于椎动脉走行入颅 。从整个颈椎看,寰椎的椎孔相当大,颈髓从椎孔穿过仍有多余的空间,所以在寰椎骨折时,其间的颈髓尚有回旋的余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