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颅颈交界区畸形指枕骨、寰椎和枢椎的骨性结构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
目前对于寰枕交界区畸形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以复位和内固定等外科手术为主 。但寰枕交界区解剖结构复杂,需要术者对该部位的解剖有充分的认识 。在寰枢椎侧方关节的后方,有着丰富的静脉丛,并且还有颈2神经根从静脉丛中穿过,手术最大的风险在于寰枢椎侧方关节松解时引起的静脉性出血 。
寰枢椎侧方关节周围的解剖形态
1寰枕交界区后部解剖形态
从后部可以很清晰看到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寰枕关节由寰椎两侧侧块的上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成,中间有寰枕筋膜 。寰枢关节由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一共包括3个独立的关节,即2个寰枢外侧关节和1个寰枢正中关节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左右两侧静脉丛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别 。静脉丛的功能主要是收集来自脊髓及其硬膜、椎体后部以及祌经根的血液 。静脉血管内是没有瓣膜的,所以血液在静脉血管中的流动是没有方向性,并且静脉壁薄弱,弹力不足,所以静脉内血流波动起伏是较大的,若静脉中出现压力不平衡,邻近的静脉通过代偿能使压力不平衡的血管快速再平衡 。并且静脉血管壁薄,分离时容易破裂,所以在颈椎相关疾病的手术中常常发生很难控制的静脉性出血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寰枢椎椎间隙的静脉丛内侧部分覆盖于正常硬脊膜表面,二者之间边界清晰,可以分离,在解剖过程中,我们向内剥离静脉丛可以到达枢椎椎弓根的内侧缘 。同时在寰椎后弓的上方还可以观察到由椎内静脉丛穿出的一些小分支和一些来自颈深部的小静脉汇合而成的横突孔内静脉丛,该静脉丛在椎动脉的腹外侧,在颈6的横突孔处合成为一条单一的椎静脉,并从颈6的横突孔穿出,下降后在锁骨下动脉的前方入头臂静脉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颈椎管内的静脉丛可以分为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 。椎外前静脉丛在椎体的前方,呈网球状,与椎间静脉、椎旁静脉以及来自椎体的支流静脉构成的血管网络相吻合 。静脉丛的血液大部分在胸腰段时会回流进入肋间后静脉和腰静脉的背侧支,还有一部分血液流入奇静脉 。
静脉|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关系
文章图片


椎管内前静脉丛在整个椎管内都有分布,又被称为椎纵窦,主要位于椎体两侧,有硬膜外间隙脂肪组织包绕,紧贴于硬脊膜,但在椎间盘处的管腔相对比较狭窄,呈扁平管状,在椎体处时相对椎间盘处较粗大,其左右不完全一致对称 。来自椎骨及背深肌的血液回流进入椎外后静脉丛,该静脉丛最终终止于椎间静脉、肋间后静脉和腰静脉 。
椎外后静脉丛主要包绕横突、上下关节突、棘突、椎弓根以及这些部位的軔带外侧,从枕骨大孔一直向下延伸直到骶椎管内 。该静脉丛通过黄韧带附近的静脉丛与椎内的其它静脉丛互相沟通,与椎内前静脉丛借助外侧的分支静脉相互连接 。寰枢椎侧方关节后方的静脉丛是枕寶枢复合体后方静脉窦的重要组成之一,属于枕下海绵窦的一部分 。
4颈2神经根的解剖形态
颈髓位于椎管内,上端连接延髓,下接胸髓 。成人在腰2椎体水平的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马尾神经,它已是无神经组织的细丛,在第二骶椎水平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