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医院陪诊员:充当医患间的传声筒,最怕陪诊癌症晚期病人

最累的那天,吕雪拿着一摞单据,几乎跑遍了医院门诊楼的1层到7层 。她依次在一间又一间诊室门口排队,帮刚见面几小时的患者约检查 。
吕雪是一名陪诊员,每天穿梭在北京各大三甲医院,工作内容是陪人看病 。这是个新兴职业,但她已经做了五年 。患者紧张,她就成了传声筒,能有条不紊地向医生转述病情;家属慌乱,她就是定心丸,知道按什么顺序做检查最高效,每种药该怎么吃 。
她哭过很多次,痛苦来自陌生人 。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她的帮助下争取到了床位,却没撑到做手术;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求生欲望从各地奔来,在涌进北京偌大的医院时变得更加强烈,却又在医药费数字面前节节溃灭 。感动也来自陌生人 。有人细心地提前和医生“串通”,“骗”父亲接受治疗;工作忙碌的女孩,怕第一次进京的父母迷路,宁肯多花钱,也要让吕雪从车站开始就把人接上 。
“在人家困难的时候,你帮到了他们 。”这份信念给了吕雪力量 。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份工作,同为陪诊员的王洋也曾被当面质问,“是不是黄牛或医托?”认同还要时间,但两人有信心,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迹象愈发明显的社会,“花钱找人陪看病”的服务,将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 。
吕雪|医院陪诊员:充当医患间的传声筒,最怕陪诊癌症晚期病人
文章图片


某电商平台上,多家机构提供陪诊服务 。网页截图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前后,北京、西安、重庆等地就涌现出一批O2O(线上到线下)陪诊企业 。据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11家以医护陪诊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拿到天使投资 。
但王洋透露,其中很多都没能存活下来,“尤其是赶上2020年的疫情 。”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国160家陪诊类相关企业已被注销或吊销,仍存续的有249家,大多分布在西安、北京等城市 。
在社交软件和二手市场交易平台上,有不少提供陪诊服务的广告 。29岁的卢强曾做过短视频运营,现在也在抖音上发布陪诊信息,“找我的不只是需要陪看病的,还有想做兼职的 。我想在各个城市征集熟悉医院的人,让他们去(陪诊) 。”
兼职的,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大学生,“这个行业准入门槛不算高 。”王洋说 。似乎只要有时间、有耐心,靠这份工作解决温饱不是难事 。
但他觉得,“作为事业来做,那不是容易的,要多年的沉淀,才能了解当地的环境,拥有客户群体,还有医护资源 。”以前,他靠传统的朋友介绍的方式来发展客户,现在也开始打造自媒体,“如何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行业,知道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情 。”这是王洋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
有人说,医院应简化就诊流程,他并不赞同,“医学是很严谨的,不能简单地说减少就减少 。”对这份还算新兴的职业,他和吕雪都有信心——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认知、体验的提升,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陪诊需求会越来越多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吕雪、王洋、卢强均为化名)
新京报采访人员 彭冲 实习生 朱恩民 吴梦真
编辑 刘倩
【吕雪|医院陪诊员:充当医患间的传声筒,最怕陪诊癌症晚期病人】校对 付春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