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6亿人患病后,中国打响了一场对近视的举国战争( 四 )


北京某知名公立小学的一位教师告诉八点健闻 , 她发现 , 自己任教的一年级班上 , 不少孩子已经能阅读字数较多的英语课外书 , 而按照课堂进度 , 这大约是五六年级才会达到的水平 。甚至有的孩子入学时 , 已经能用中英文写简单的作文 。同时她还发现 , 班上不少孩子 , 如今已戴上了近视眼镜 。
这一班级的情况并不鲜见 。入学前提前掌握小学知识 , 已成为不少孩子的“标配” 。随之而来的是 , 发生近视的年龄也在进一步提前 。
周行涛曾统计过上海一家公立小学一年级的近视比例 , 这个数字“超过30%” 。
近视出现越早 , 就非常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 , 并发症等问题随之而来 。针对近视低龄化的问题 , 中国已将近视防控的年龄段大幅度前置 。
2021年最新发布的十五部门“光明行动工作方案” , 专门提到了0~6岁婴幼儿近视防控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对不同学段的近视防控指引中 , 学前阶段也作为专门一项单独列出 。
“为什么关口前移?原来我们认为小学以后学习压力大导致近视 , 但近年发现 , 低幼儿童的近视率也在提高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 , 幼儿园时期 , 孩子们就已经在上各种辅导班 , 在接受过度教育了 。”钟立总结 。
与此同时 , 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也大大提前 。据《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 , 目前我国5 岁以下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儿童青少年占比已达10% 以上 , 而6~10岁接触网络的占比已超过六成 。低龄触网 , 已经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的正常发育构成严重危害 。
“如果孩子在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近视 , 按一年增加100度算 , 6年后就是600多度了 。”钟立表示 , 将防控提前到0~6岁 , 可以有效减少儿童较早发展到高度近视 。
教育部在“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中指出 , “0~6周岁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 , 需要增加户外时间、少用或尽量不用电子屏幕 , 不宜读写 , 主动远离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
“内卷”和信息化时代 , 如何预防近视?

温州百万中小学生视力普查的详细数据 , 如今尚未公开 。不过 , 它与全国其他地区几年来的统计数据一起 , 为下一步近视防控新政策提供了依据 。
瞿佳表示 , 温州试点过程中 , 最大的难点是:“怎样真正落实评价体系?”
他总结 , 预防的主要方法 , 是改变学习生活方式 。“孩子们要跑起来 , 要多玩 , 要户外活动 。越小的时候越要多玩 。”
瞿佳觉得目前最急需的是 , 要在全社会形成这样的意识 。“不然 , 一个班级里一半人在读书 , 一半人天天跑步 , 怎么可能?”
“还有保障户外活动、课外活动、体育运动 , 怎么真正落实?我觉得都要从国家层面来做 , 一个城市做这个事情还是比较难的 。”他补充道 。
除了学业竞争压力 , 信息化时代 , 被电子屏幕包围的用眼习惯也是近视防控的一大阻碍 。
“八部委方案相当于一个国策 , 推行之后很快就有了成效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介绍 , 2019年的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上年下降了约3.4%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