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

重要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977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21]10号)
其中都涉及到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的内容 。
其实早在2007年,原卫生部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就包括了儿童免疫程序,并规定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
随后2016年,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中给出了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 。
今年印发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第三部分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再次明确了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的内容 。
今天,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的原则、儿童HIV感染诊断、儿童感染症状的诊断、儿童免疫抑制的诊断等相关内容 。
一、如何诊断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HIV感染
15 岁以下及 18 个月龄以上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
1)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2)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性试验阳性;3)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量试验>5000 CPs/mL;4)有流行病学史或艾滋病相关临床表现,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18 个月龄及以下儿童诊断: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和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
依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要求开展HIV暴露儿童感染状况监测,加强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和抗体检测服务,及时为确诊儿童进行治疗或提供转介服务 。对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出生后可在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这3个时间点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阳性需尽快复检,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HIV感染 。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的儿童,应于12月龄时进行HIV抗体筛查,筛查结果阴性者,排除HIV感染;筛查结果阳性者,应随访至满18月龄,并再次进行HIV抗体检测,如阴性报告阴性,若抗体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者应及时进行确证实验,明确HIV感染状态 。HIV检测需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版)》 。
儿童AIDS诊断
15 岁以下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1)HIV 感染和 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25%(<12 月龄),或<20%(12 月龄~36 月龄),或<15% (37 月龄~60 月龄),或 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mm3(5 岁~l4 岁);2)HIV 感染和伴有至少一种儿童 AIDS 指征性疾病 。
二、如何诊断儿童感染症状 (15岁以下)
1.急性HIV感染时:初次感染 HIV的1 个月内出现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头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一组临床表现 。
2.在免疫系统轻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结节性痒疹;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广泛的疣病毒感染;广泛的传染性软疣感染;线形齿龈红斑;口角炎、唇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腮腺肿大;甲癣 。
3.在免疫系统中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不明原因的中度营养不良;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泻;不明原因的发热(>37.5 ℃),反复或持续 l 个月以上;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出生 6 周~8 周内除外);口腔黏膜毛状白斑;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淋巴结结核;肺结核病;反复发作的严重细菌性肺炎;有症状的淋巴性间质性肺炎;慢性 HIV 相关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不明原因的贫血(血红蛋白<80 g/L)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和(或)慢 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50×109/L)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