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连骗子的羊毛都薅,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有多狠( 四 )


业内称其为“淘客” 。其核心模式,就是用一款价格优惠的产品,去冲销量和好评 。这个模式的成本,并不会比水军刷单高 。
“店家赚的不是薅羊毛这波人的钱,他们甚至愿意赔本赚吆喝 。店家的目的,是用薅羊毛这波人把销量带上去之后,再赚下一波人的钱 。而且通过淘客吸引来的用户,都是真实的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 。
店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低成本汇聚流量 。消费者,能买到便宜的好货 。看似双赢的生意,但还有更大的获利方,即推广者 。
比如,阿里有淘宝联盟,京东也有京挑客,专门负责营销推广 。店家会与这些联盟签约,设置好佣金、返还比例,此后就有人帮助推广 。
据业内人士,一般来说,联盟会对店家收取20%的佣金,剩下的80%由推广者来瓜分 。也就是说,佣金的大头,都会落到推广者的腰包里,推广者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体 。如果推广踊跃,个体推客的收入也不菲 。
为了增加用户黏性,它们往往会引导购物用户加入APP,一起薅羊毛 。过去几年,市面上集中出现了很多专门的APP,汇聚各大电商平台的羊毛 。曾经的花生日记、省钱快报、高佣联盟、芝麻鲸选、网购联盟、一淘、好省,都在此列 。在这些淘客APP中,有各种来自天猫、京东、聚划算、拼多多、饿了么的羊毛商品,不少商品的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两成多 。
这类APP容易让人沉迷,黏性也极高 。往往也会采用“拉人头”的方式推广 。
这种模式最早是从2013、2014年开始的,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背后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下行,很多人手头开始变得拮据 。而新冠疫情过后,年轻人纷纷加入羊毛大军,本应再次为这个生意注入了强大购买力 。
投稿|连骗子的羊毛都薅,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有多狠
文章图片

但据张繁和蔡文的说法,现在薅羊毛也没有那么容易,“曾经入场的主要都是小白,领领优惠券,但现在能明显发现有许多专业的人、团队在做,即职业羊毛党” 。此外,微信等社交平台监管更为严格,也让他们少了许多阵地 。
如今,各类企业、平台也都把握到了这种暗藏于“省钱”中的流量密码 。随手打开一个APP,拉新用户领红包、签到领奖品、分享好友领优惠,看视频得奖励,成了一气呵成的动作 。
流量红利正在丧失,如果用户出现了新的需求,一个新的流量洼地就会慢慢形成 。但当推广慢慢趋于同质化,仅靠各种推广策略吸引用户,或许不能吸引越来越聪明的目标用户,只能吸引一批羊毛党 。
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