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三 )


在他看来,阿胶低于每公斤6000元都是“低价出售” 。
其二,驴皮不够用了,阿胶未来一定是稀缺品 。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毛驴作为劳动和交通的主力地位逐渐被替代,产业由此遭受严重冲击 。
据2015年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毛驴存栏量已由1996年的944万头下滑到542万头 。目前国内驴皮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不足国内需求量的一半 。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进口成为原料来源的一大途径,但渠道逐步成为难题 。
其三,加重技术投入,实现品质升级 。
进入21世纪后,国人生活上有了更高层次追求 。高品质的产品无疑迎合了人们消费升级的浪潮 。
东阿阿胶在产品上也开始追求品质提升 。在2017年11月的涨价公告里,他便提到,“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研发创新、提升工艺标准” 。
在价值回归的逻辑之下,从2006年开始,东阿阿胶共17次提价,阿胶零售价从每斤80元飙升至近3000元,售价远超茅台,提价涨幅接近40倍 。曾有人做过对比:2000年,北京的房价约4500元/平方米;2017年最高超过10万元/平方米,价格涨幅为22倍——远不及东阿阿胶 。
提价确实可以带来高利润,东阿阿胶也收获了连续12年的持续增长,净利润从2006年的1.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87亿元 。
2017年营收为73.72亿元,达史上最高;2018年,净利润为20.87亿元,达史上最高 。股价随同业绩一路飙升,一度高达69.08元,市值突破300亿元 。
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文章图片

然而东阿阿胶连年、连续、高频次的涨价做法,却造成了很大困扰——由于拥有提价预期,经销商总是热衷囤货、惜售、压货获利 。囤货行为最终也严重影响了东阿阿胶的市场供需均衡 。
2019年,受制医保管理趋严、高端市场饱和等原因,不少大经销商消化不了压货,便以折扣价私下分销给药房 。东阿阿胶的价格体系自此崩溃,随之带来的是消费者不再买账 。
最终,这场没有刹住车的提价策略,以秦玉峰为首的八名高管辞职收尾 。
因“过往”绊住双脚对于东阿阿胶而言,白马股失了前蹄并不意味着就此陨落 。但如何从逆境中重获新生,则是东阿阿胶的未来大考 。
从2020年开始,第三任掌门高登峰上任之后对产品、渠道和品牌打法都进行了重新的梳理,“阿胶即食化、对接新消费、转型新营销、拓展新客群、孵化多品类、代表新滋补”是其目前发展的重要内容 。
在产品上,推出新产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在“阿胶+”和“东阿阿胶生活化”的战略下,东阿阿胶相继推出了“桃花姬”和“桃花润”,前者是在食品领域上主打美容养颜的保健品,后者是美妆领域上主打保湿、抗衰等系列的化妆品 。
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文章图片

在渠道上,拓展线上、新零售等渠道 。
自从线下药店渠道受阻以后,东阿阿胶一边减少二级经销商,加强和区域优质经销商及连锁零售药店龙头的深度合作,一边开拓社交媒体和电商渠道,入驻阿里健康、京东、药师帮等渠道;甚至,为了更好的销货,还打造了一个直销平台“娇倍源” 。
在品牌上,主打年轻化,和年轻人交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