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体操王子们的“商业秘籍”( 二 )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 。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 。
1991年到1994年期间,李宁年营业额以近100%的速度增长,但在李宁的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结,那就是孩子的身份–李宁公司是健力宝的全资子公司 。
1994年9月,李宁体育产业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作为控股的母公司,初步实现同资本市场的对接 。1995年底,李宁集团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6年初,集团总部北上,从广东迁到北京 。
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创下了6.7亿的历史纪录 。
 几经“生死”的李小双李宁品牌走向巅峰的那一年,李小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成就了自己的经典一幕 。
彼时,五个项目战罢,李小双以0.038分之差落后于俄罗斯选手涅莫夫 。最后一个项目,李小双的是被体操选手视作“鬼门关”的单杠,而涅莫夫的则是不易失误的自由体操 。
结果,李小双一套杠上动作干净利落,落地纹丝不动,裁判们亮出“9.787分” 。最终,李小双以0.049分的优势反败为胜,再次夺取个人全能金牌 。
从亚特兰大回来后,李小双碰到了所有运动员都会遇到的困扰:伤病 。在一次训练中,他的两个脚跟腱同时断裂 。与此同时,他的老毛病肩周炎也犯了 。无奈的他只得退役 。

受前辈李宁创业的启发,退役的李小双与哥哥李大双在上海合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主营鞋类产品,但生意并不好 。1999年,李小双与香港“幻影全音”唱片公司签约,尝试做歌手,还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感触》,但和专业歌手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他觉得自己很难有大发展……
放弃歌手之路的李小双重新回归到创业路上 。2000年1月,李小双和哥哥将公司总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注资500万元 。李小双自任董事长,主攻外事;任命哥哥大双为总经理,管理公司一切内部事务 。
历经种种磨难,兄弟俩终于让公司正常运转起来 。2002年1月,李小双还在湖北仙桃创办李小双体操学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体操人才 。
今年8月3日,在东京奥运赛场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平衡木金牌的湖北姑娘管晨辰就是从这里开始体操生涯 。
好不容易走上商业正轨的李小双万没想到下一个更大的打击正等着他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京城 。偌大的北京城里,大街上、饭店和公园等公共场所都变得冷冷清清 。
那段时间,李小双公司的服装库存太多,销售业绩几乎为零 。为了维持运转,产品都不得不赔本甩卖 。就这样,刚走上正轨的公司又遇上了资金链危机 。李小双更是愁得白了头 。
2003年8月,持续了几个月的“非典”才慢慢退去 。李小双也筹到200万元“救命钱”,公司渐渐恢复了正常运营 。
恢复运营之后的李小双并没有获得李宁在九十年代那般的顺利发展,在耐克、阿迪达斯以及李宁、安踏等国内外品牌双面夹击之下,李小双品牌显得黯淡不少 。
2005年6月,明显感觉知识储备不够用的李小双在选择去长江商学院报名读了EMBA 。2007年夏天,毕业后的李小双开始用自己所学调整市场战略,重新整合资源,半年时间就初见成效 。不巧的是,他又碰上了金融危机 。他又一次“死扛”了过去 。
尽管李小双品牌没有做到李宁的成就,但在服饰领域之外,李小双的多元化尝试却是颇为让人称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