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在隐忍的抗争

《活着》这本小说,其实读完已有一周多了。尽管我之前看过电视剧《福贵》与电影版的《活着》,对情节已较为熟悉,但泪腺依旧被攻陷。但感动之余,却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直到现在才落笔,这还得得益于葛亮的《七声》。
韩少功为葛亮的《七声》写的推荐序中有这么一段话:“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有了人之常情作底,人于是学会不奢望,只保留了本能的执着。”当福贵自述他的一生时,我们瞧着苦难,他却带着满足。我想原因恰是如此。
【福贵在隐忍的抗争】他的命运正如他自己所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福贵,将家产败光后,成了一名落魄少爷。他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那段岁月中,一连串的“幸运”,似乎更加让他懂得活着的重要性。
凭借与家人团聚的信念,从战场上活着归来。
龙二的死,让福贵觉得命是“捡”来的,觉着活着越发珍贵。
有庆、凤霞、家珍、苦根的相继离去,他的希望、他要守护的一点一点的在消失,暮年的福贵,与那条叫“福贵”的老牛相伴构成的那幅画面,似乎诉说的就是孤独。但恰好说明了
余华在其序中所提及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为活着本身而活,不正是本能的执着吗?
福贵,就是用这份本能在隐忍地抗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