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上市即巅峰,泡泡玛特这半年忙活了些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深眸财经(ID:chutou0325),作者|霖宁
现在走进每一家大型购物商场,盲盒店的存在都亮眼得让人难以忽视:
巨大的玩偶“霸占”着门面,不少年轻人哪怕是不进店探索一番一会忍不住停下来合影拍照,玩偶按不同IP分别陈列在玻璃罩里,展示柜下方一排排盲盒等待被消费者的好奇开启,除了偶尔能听到经过的人小声嘀咕,“真不懂这有什么好玩的 。”
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风潮,早已全线入侵零售消费场景 。
不过虽说市面上“万物皆可做盲盒”,泡泡玛特作为领军者的日子却并不安稳,仍在为了生存奋力挣扎 。
文章图片
泡泡玛特股价走势 / 腾讯证券
8月27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的2021半年报新鲜出炉 。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截至6月30日,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7.726亿元,与同期相比涨幅超过116个百分点;同时创下3.587亿的净利润,同比扩张约1.5倍;不过毛利率有所收窄,同比下跌2.2%,仅达到63.02% 。27日当天收跌7.2个百分点,收盘价为52.15元 。
事实上,从8月份开始,泡泡玛特的股价就呈现出持续走低之态,最低的时候甚至跌到了每股51.05港元 。与巅峰时期超过1400亿的市值相比,如今则仅剩下惨遇腰斩后的715亿 。
近年来新消费赛道“上市即巅峰”的伤心事不算少见,而早在泡泡玛特IPO之前,市场就已经怀疑其高估值中到底有多少泡沫 。
泡泡玛特接近两百倍的市盈率就一度引起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盛希泰的质疑,因为这一数字比港股一般水平要高出太多 。
果不其然,IPO一时风光之后便是股价的持续低迷,造血能力的后劲不足开始显现:营收增速水平从2018年的225.5%增长到2019年的227.2%之后,突然在2020年跌至49.3% 。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也想要从潮玩买卖中分一杯羹,全国有1200多家企业涉足该领域,值得和泡泡玛特放一块等量齐观的品牌还有诸如52TOYS,酷乐潮玩和名创优品创立的TOP TOY等 。
仅在去年,天眼查上新注册的潮流玩具关联企业就出现了超过五成的增长 。国元证券去年7月的研报预测,按该市场从2015年起四年内复合增长34.6%的效率来看,2022年可以成长到478亿 。
业内同质化“内卷”加剧,加上资本热流回归理性,泡泡玛特还能否上演逆境求生的戏码?
破圈操作频繁最近的一步是开游乐园业务 。
根据“天眼查”信息,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1000万全资持股的方式开了一家乐园管理公司 。
创始人王宁拾起“去潮玩化”战略,有意逐步提高IP赋能给公司创收的占比,不能靠目前以销售潮流玩具“一只脚走路” 。
至于运营主题公园的前景是否乐观,《新京报》引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的观点称,泡泡玛特眼下所拥有的IP在丰富性上远远不够支撑起大型乐园,小规模的室内乐园倒是更有操作的可能 。
放眼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乐园项目,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都是建立在影响力巨大的IP的基础上 。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泡泡玛特也曾经放言,要在中国打造和迪士尼最像的IP帝国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