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ICO新乱象(区块链产业链条脆弱)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后,仍未停下脚步的有两种人:极少数的信仰者和刀口舔血的投机者。ICO改头换面为“众筹”、“私募”,从原来的公开平台转移至QQ群、微信群、Telegram群等社交平台。
区块链专业评级机构链调查创始人王大炮对证券时报采访人员表示,原来ICO为人诟病的点并没有改善,但明显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参与渠道上,交易从线上公开平台转移到线下和非公开平台。之前的ICO主要通过ICO.info等代投平台进行,项目方给平台部分额度,个人可以直接参与。现在国内平台均已关闭,国外大部分平台明确表示不接受来自中国的IP参与,且通过海外平台参与需要一整套国外证件,流程复杂,将大部分中国人挡在门外。所以现在的项目很少通过公开平台,而多通过QQ群、微信群、Telegram群、公众号、大V等进行私募。
从交易额度来看,私募比例扩大。原来公募占80%份额,私募占20%,现在情况颠倒了。www.hbrctz.cn且私募不用做“了解你的客户”(KYC)。“这里面还有猫腻。”王大炮介绍,“现在的私募基本就相当于之前的公募了,优惠额度很小,更大的优惠会给到更往前的轮次,比如天使轮、基石轮等,能拿到这些额度的,基本是圈内大佬、投资方、大庄、市值管理团队等,而这些轮次的价格,甚至能低至私募价格的五折。”
【起底ICO新乱象(区块链产业链条脆弱)】此外,代投跑路时有发生。参与者和代投主要是通过线上社交群联系,是一种“弱关系”,彼此并不了解。代投人发布额度信息通常只是公布额度和地址让参与者打币,之后的事情则不再受参与者控制。此时发生的乱象有两种,一是拿到参与者打过来的币后直接跑路,二是在项目的代币上线并翻倍后,谎称代投失败,将募集到的币退给参与者,实际上,自己利用参与者的币赚取从ICO到上交易所后翻倍的利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