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011|教学笔记011 为什么有些好学生被孤立()

【教学笔记011|教学笔记011 为什么有些好学生被孤立()】“老师,我建议你不要让Y同学参加那个成人礼的节目了”
“为什么啊?”
“其实,我也是为她好,你不知道,班里有很多同学很不喜欢她,如果让她参加,下面有人起哄的话,对她反而是一种伤害。”
“我觉得Y同学挺好的啊。”
“是的,老师,我也觉得她不错,但是她的方式,我也说不出为什么,班里很多同学就是不喜欢她。”
“好吧,我想一想啊!”
这是早读之后,和班长的一个对话。过几天高三年级要进行成人礼仪式了,语文组负责《十八而志》的节目,要从每个班挑选两男两女,我想着,就一个节目而已,况且到高三这个阶段,未必有同学积极参加,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报上去了。Y同学是我的课前演讲负责人,在办公室时知道了这个事情,表现出了强烈想参加这个节目的愿望,我也就顺口答应了,想着也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昨天,班主任给我也说了和班长同样的顾虑,我觉得有点耸人听闻了。没想到今天早读后班长知道了,又给我说出了同样的担心。
我觉得应该好好对待一下了。
说实话,Y同学真的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性格淳朴善良,认真负责,每件事都严于律己,根本不用老师督促,而且主动积极地为老师做事。从我的观察,她也不是逢迎拍马媚上欺下的人,用班主任的一句话,Y同学几乎是没有瑕疵的人!
这样的好学生,为什么就被孤立了呢?
眼前的问题是,在第二节上课前,我还想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提前给孩子说了可以参加,突然因为这个原因不让孩子参加,于孩子于我都过不去。
不能躲避!
解铃还须系铃人,必须找到她被人讨厌的原因。
问了几个人,大致有了印象。正因为Y同学表现很优秀,经常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无形之中,对其他同学也有了这样的要求。比如,自己认真学习,看到不认真学习的就受不了;自己严格遵守班级的规定,对于那些散漫的同学可能无意识地讨厌;自己对父母很孝顺,对那些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下意识的排斥等等等等。
大家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不知道“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就如同在学校里,如果一个教师,非常敬业,以教学作为事业的,但是,他不仅拿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而且还强烈地要求别人,有意无意地可能对那些只是为了谋生而并没有那么高追求的同事持有排斥的态度,这样,长此以往,这个教师被同事所孤立也就情理之中了!
你可以有高的目标和追求,你可以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但是,你也要学会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你一样。在教育行业,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奉献教育的使命,只要能上好每一节课,符合教师的指责,遵守学校的纪律,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树立优秀典型的时候,可以倡导,可以学习,但是不要自以为是地强制。尤其那些优秀的典型人物更要深知,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高的觉悟。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大树,也有小草,有鹰隼,也有麻雀。只要别人不违反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制度,他们都有按照自己意愿生长的权利。我们应该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
在第二节上课的时候,我趁着课前演讲点评的机会,把这样的道理讲给了我的学生。看得出来,他们还是非常认可的。(在讲这样道理的时候,我还是让班主任把Y同学找个借口叫到办公室里回避了一下)
最后,我诚恳地对全班同学说: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多点宽容,多点谅解,孔子说,他的学说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二字,我个人认为Y同学,是真诚的,不是虚伪的人,而且内心还是善良的,就是不了解“恕”的含义,我希望大部分同学能够了解这个道理,而且能以宽容的心态包容Y同学。这次参加成人礼的节目,我也没有想那么多,Y同学表示想参加,我也就报上她了,虽然有同学不喜欢她,我也有过顾虑,我还动过偷偷把Y同学换掉的想法,但是最后,我决定还是开诚布公地给大家讲出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Y同学。人生相遇本来就是一场缘分,希望大家能真诚宽容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班里的同学听得很认真,看得出来大家还是很认可我的话,正好,Y同学已经从办公室回到教室里,我在后面颁发课前演讲的时候,有Y同学上前领奖,从学生们的掌声中,我觉得大家的心理有些改变了。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后续的努力。但是,目前看来,至少在《十八而志》的节目中不用换掉Y同学了,不担心大家对她起哄了。
吴越
2018年-3-1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