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十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详解

目录

  • 冒泡排序
    • 代码实现
    • 代码实现
    • 时间复杂度
    • 算法稳定性
  • 总结

    冒泡排序 1.从数组头开始,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小),就交换它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尾部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小)的数
    3.重复步骤1~2,重复次数等于数组的长度,直到排序完成
    JAVA十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详解
    文章图片



    代码实现
    对下面数组实现排序:{24, 7, 43, 78, 62, 98, 82, 18, 54, 37, 73, 9}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RRAY = {24, 7, 43, 78, 62, 98, 82, 18, 54, 37, 73, 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int(ARRAY); System.out.println("============================================"); print(sort(ARRAY));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if (array.length == 0) {return 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array.length - 1 -i 已经冒泡到合适位置无需在进行排序,减少比较次数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1 -i; j++)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交换if (array[j + 1] < array[j]) {int temp = array[j + 1]; array[j + 1] = array[j]; array[j] = temp; }}}return array;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ay) {for (int i : array) {System.out.print(i + ""); }System.out.println(""); }}


    时间复杂度
    对于上面12个数据项,从第一个元素开始,第一趟比较了11次,第二趟比较了10次,依次类推,一直到最后一趟,就是: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66次

    若有n个元素,则第一趟比较为(n-1)次,第二趟比较为(n-2)次,依次类推:
    【JAVA十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详解】(n-1) + (n-2) + (n-3) + ...+ 2 + 1 = n * (n-1)/2

    在大O表示法中,去掉常数系数和低阶项,该排序方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算法稳定性
    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r[j],且r[i]在r[j]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仍在r[j]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的。——百度百科
    在代码中可以看到,array[j + 1] = array[j]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移动array[i]和array[j],所以冒泡排序是稳定的。

    总结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脚本之家的更多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