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主旋律电影、剧集,都喜欢“拼盘导演”了?( 三 )


首先,这两个主题都非常大,抛开资本驱动,单从社会价值层面考虑就足以调动国内头部大导迅速集结 。其次,在行业进入极端困境期,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可靠的作品,“拼盘导演”几乎是无二的选择 。“我和我的”系列、《金刚川》《长津湖》等相关作品从筹备到上映,都普遍低于行业两年的平均创作周期 。而到后来,这些作品的商业价值显现出来,也加速了更多入局者参与其中 。
投稿|主旋律电影、剧集,都喜欢“拼盘导演”了?
文章图片

但是,也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当下“拼盘导演”的题材、模式非常集中,且对献礼、疫情的大环境相对依赖 。因此,在行业创作跳出这种局限之前,还不能被认为“拼盘导演”是一种可持续推进、持续创新的发展模式 。
资本信任的迁徙从资本层面来说,电影行业目前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单片票房上限不断被刷新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诞生3部票房超50亿的作品,而这也将在无形中抬高投资方的市场预期 。一般而言,在合理的市场承载力评估下,资本方对一部影片的投入,与其票房预期直接挂钩 。这意味着,未来资方投资将进一步上涨,相应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
也是因此,头部影片背后的资本方越来越多,本质上即是为了风险均摊、收益共享,而影视寒冬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拼盘导演”则承接着这一趋势 。
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背后,出品公司多达51家,宁浩的坏猴子、徐峥的真乐道也在联合出品方之中,而他们也参与了影片执导 。而到了《我和我的家乡》,参与出品的公司也达到45家 。其中,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阎非、彭大魔的西虹市影视,邓超、俞白眉背后的橙子映象等主创公司,则一同出现在主出品方名单中 。
投稿|主旋律电影、剧集,都喜欢“拼盘导演”了?
文章图片

背后折射的趋势在于,一方面,导演们正透过资本层面,进一步掌握对影片创作的控制权;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入场,向导演押注,也反映出以导演群体为代表的创作层,正成为资本市场在评估内容品质中更重要的维度 。
在此之前,主旋律内容一度着力于“拼盘明星”的模式,中影布局的“建国三部曲”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后来这一模式也向其他类型延伸,但并未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而今,“拼盘导演”作品不断涌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都出现了兼具口碑和商业价值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星中心制”的整体导向,正逐步向“导演中心制”迁移,这对影视行业良性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现象 。
当然,每一个风潮出现,都会在跟风创作中涌现泡沫 。当下,“拼盘导演”模式虽然越来越常见,但仍处在尚不成熟的摸索期 。去年上映的《金刚川》已经在导演融合上遭到质疑,同系列的《长津湖》便不再“分段”、“分视角”地处理导演分工,而是尝试各取所长、通力合作,导演陈凯歌把握整体基调,两位香港导演徐克和林超贤则分别负责大场面和动作戏 。
可以看出,当下的“拼盘导演”作品仍在与市场碰撞中探索前路,未来能否被持续验证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