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范海涛聊金山和小米:雷系生态的传承与兄弟情|钛媒体电台Vol.12

【金山|范海涛聊金山和小米:雷系生态的传承与兄弟情|钛媒体电台Vol.12】金山|范海涛聊金山和小米:雷系生态的传承与兄弟情|钛媒体电台Vol.12
文章图片

从撰写《一往无前》到《生生不息》出版,传记作家范海涛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从她近百位采访对象的口中,近乎沉浸式穿越了金山和小米的两个十年 。作为最接近金山集团的观察者,她是如何看待金山和雷军的?(钛媒体注:收听【钛媒体电台】第12期完整版,点击Vol.12 范海涛聊金山和小米:雷系生态的传承与兄弟情 。)
十年前,张旋龙和求伯君约谈雷军20余次,为的是希望雷军能够解救处在困局之中的金山 。当时刚刚喝过“小米粥”的雷军,犹豫再三:出手,对不起小米一起创业的同事和投资人;不出手,金山就会被卖掉 。
雷军还是出手了,他跟金山的感情太深,当时他有一个信念,就是要让这家老公司活下去 。
“雷军卖过一次卓越网,他知道卖公司意味着什么,太痛苦了 。”范海涛说,“金山在雷军心目中的重量真的是特别的不一样,因为他在这家公司最开始是工作了16年,然后又工作了大概12年 。将近30年的这么一个工作流程 。这个公司可以说就伴随了他所有的青春岁月,以及他所有的痛苦反思和复盘,都在金山这个故事里 。”
令范海涛更加震惊的,是雷军在重新接手金山集团之后,没有拿过金山集团的工资,包括2014年金山集团赠予的他的400万股股票,他也都当成福利送给了金山的员工 。“一个30多岁就完全财务自由的人,做事的出发点可能确实是跟普通人想的已经不一样了 。”范海涛评价 。
当然,通过对小米公司和金山集团两家公司的深入洞察,范海涛对于雷军的商业思维也有颇多感受 。她把雷军参与创立的金山、小米再到顺为资本等并称为“雷系生态”,生态中从产业到实业,再到资本之间的互相借力,构成了雷军独特的商业方法论 。
以下为范海涛的叙述实录(略经钛媒体编辑,有删节):金山之约:写完小米,再写一下金山怎么样?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写完了《一往无前》之后会选择金山作为我下一个项目 。在我心里这两个项目早就已经预定好了,是接连出版的 。
特别有意思的是2019年11月2日,第一次在小米科技园见到雷军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要不然写完小米,你们再写一下金山怎么样?当时我其实内心还是挺震惊的,我在想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诉求,而且就是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跟我说这样的事情?
后来写完生生不息之后,我才发现小米的故事和金山转型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本身就是在10年当中并行发生的 。
很多人对小米的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它是一个在聚光灯之下的故事,大家第一很好奇,第二媒体上的报道也非常的多了;但《生生不息》讲得金山转型的故事并不为人所知,它的转型非常的艰难,艰难程度可能超过了一般管理者的想象 。
我写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其实金山在雷军心目中的重量真的特别的不一样 。因为他在这家公司最开始是工作了16年,然后又工作了大概12年,将近30年的这么一个工作流程,几乎就是一个人生命中的绝大部分 。
所以这个公司可以说伴随了他所有的青春岁月,他所有的痛苦、反思和复盘,都在金山这个故事里 。
所以我觉得雷军在第一面的时候提到为金山写传记,第一个是让金山转型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另外一个我觉得他内心可能有一种情结,他想把这个故事很好地呈现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