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长江航天基金胡晓涛: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

投稿|长江航天基金胡晓涛: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
文章图片

 

文|创头条(ID:ctoutiao),作者|杜航,编辑|六耳
四年前的一个冬日,国内商业航天最大一支基金——长江航天产业基金正式成立 。
该基金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武汉市政府投资平台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发起设立 。计划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计划募集20亿元,首期实际认缴资金23亿元 。
长江航天产业基金主要以商业航天、军民融合、双创、混改、并购等为投资方向,重点围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航天科工集团“五云一车”商业航天战略落地开展项目投资工作 。该基金负责人表示,基金的设立将对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集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
四年后,正值长江航天产业基金的退出期 。
“我们基金的存续周期是4+3+2 。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另外2年是出资人同意的话,最多可以再延长两年,相对周期还是比较长 。”在收获季,创头条与长江航天基金投资业务一部总经理胡晓涛展开了一场关于产业投资、商业航天创新的对话 。(以下为采访实录,略有删减)
“既然穿了新装,就不要走老路”创头条:国内商业航天存在的机会是?
胡晓涛:中国商业航天还在起步期,未来是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这有几个因素,第一个是国家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来统一规划和部署,这样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给商业航天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商业航天领域通信和导航是和我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 。
第二个是北斗导航去年全球组网正式开通,提供全球化的导航服务 。北斗4.0也开始论证和建设,低轨导航卫星增强系统也在蓬勃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机遇 。
第三个是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全面开展,包括上交所的科创板,创业板的注册制,到现在北交所精选层注册制的改革,对商业航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机构的投资建立了良性循环 。
过去5年,已经有一些商业航天公司在谋求IPO 。资本市场全面开启给这些企业上市、投资机构退出、退出之后再反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通道 。这三大块给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
创头条: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如何去抓住这样的机会?
胡晓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和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这些拳头企业相比,从先进性上还是处于劣势,但是这些商业航天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体制机制更加灵活 。我国航天发展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打下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新的商业航天公司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追求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商业航天公司可以发挥、突破的领域 。
比如航天发射里的液氧甲烷发动机,航天科工做过一些基础研究,但在体制内发展比较慢 。因为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技术成熟度、技术迭代时如何保持可靠,而技术的突破必然带来风险,成熟的体制要承担这个风险,万一创新的技术产生问题,就要做很多的论证 。
商业航天公司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看准方向就会大胆投入,形成自己核心的东西 。我跟这些商业航天公司讲,我们既然穿了新装,就不要走老路,要走一条新路 。
商业航天公司都是科研院所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出来创业的,虽然人脱离了体制,但思路不能还是按照原来的体制去做,要按照创新的思路去做,这样才能在跟体制内企业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走出新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