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长江航天基金胡晓涛: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 二 )


创头条:在体制内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商业航天公司怎么进一步创新?
胡晓涛:商业航天公司的技术肯定是来源于体制内或原来工作多年的积累,这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底板 。但是一定要瞄准国际技术前沿,走一条不同于体制内公司的新路,注重更多尝试 。如果还是按照体制内按部就班去做,肯定没有发展前景 。
商业航天公司要更多地创新,寻求一些技术突破 。成熟的技术体制内已经做得很好,再重复意义不大 。体制内体制外各有特点,要发挥各自的特长,新的航天公司要去尝试新的东西,新的技术方向或者新的商业模式,才能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 。
另外是提高性价比,无论火箭还是卫星,每公斤的发射或制造成本都在降低,这种降低可以说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每公斤发射成本降低,是下游客户欢迎的,也是他们需要的,性价比越好,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
体制内的公司提高性价比的动力不如这些商业航天公司 。中国现在鼓励商业航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他们的发展倒逼体制内的公司敢于创新,提升自己的发展动力 。从国家来讲,商业航天公司肯定有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存在会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
创头条:是否有人才方面的挑战?
胡晓涛:人才的挑战肯定会遇到 。体制内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经历过体制比较规范的锻炼,让他独立承担一个任务是比较困难的 。
这些商业航天公司的创业者,大多数也是经过体制内的锻炼之后再出来创业的 。他们在搭建自己的团队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会让新的人员少走弯路,少做一些低效重复的事情,可以做一些快速积累 。
人才对商业航天公司是一个考验,但不是不可逾越、不可突破的 。中国航天无论体制内体制外,总体来讲是年轻化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这是美国羡慕我们的 。
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创头条:作为一支产业基金,长江航天的投资视角与其他基金有何差异?
胡晓涛:我们定位不是财务投资,我们是战略投资人,是产业投资 。我们在确定投资逻辑的时候,更多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不是急功近利的 。原来常规的财务投资人,有的对企业不是在造血,是在抽血 。
很多财务投资人投你的时候会谈很多条件,有些要求可能是合理的,但有些要求也会给企业施加很大的压力,有时候会寻求短期效益,做出业绩来迎合投资人的相关要求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的话,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 。
创头条:除了投资周期,还有其他差异吗?
胡晓涛:产业基金和纯财务投资差异还是非常大 。财务投资一般很难领投,更多是跟投的角色 。产业投资看的更长远,挑选项目也更谨慎,对项目、团队的考核,尽调周期,可能比财务投资做得更充分一点,投资方式、工作细致程度有很大区别 。
投资企业要帮助企业发展,同时承受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投资很重要一个特点,是成就创业团队、成就企业的同时,成就投资人 。
投资是一方面,其实大量的工作在投后管理 。我们在航天科工体系里,有很多需求,可以帮项目对接上下游资源 。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正能够落实的,包括企业的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客户沟通、市场开拓,可以配合企业做大量工作,把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相关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
创头条:投后是独立团队在负责吗?
胡晓涛:我们实际上没把投资和投后的团队严格区分开 。很多基金投资是一个团队,投后是一个团队 。为什么这么做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