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县城“剩女”,从主动挑选到被动“剩下”

投稿|县城“剩女”,从主动挑选到被动“剩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陈述根本
在“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的另一边,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剩女”现象越发成为一个显性话题 。连续几日,一篇题为《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的论文,通过网络再次传播 。县域体制内的“剩女”作为“另一个不被看见”的群体受到了广泛关注 。
研究发现,县域体制内女青年普遍希望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性青年作为婚配对象,但体制内的男青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这一择偶需求 。于是出现了体制内男性“香饽饽”、女性“越剩越多”的现象 。
尽管相对“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来说,县域体制内女青年的“剩”不构成困境或问题,并且很可能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 。但根据论文的访谈结果,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有结婚的意愿与需求,而又难以完成择偶进入婚姻中——不能上嫁,只好单着 。 
“剩女”的形成中国是一个拥有普婚文化的国家,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人们对婚姻拥有了更多自由的选择,但“每个人都应该结婚”依然是社会的主流观点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加速进入转型期,除了被广为关注的“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的问题,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剩女”现象也越发成为一个显性话题 。
目前,关于县域体制内的“剩女”讨论多半来自于发表于2019年的题为《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的论文 。作者欧阳静是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长期关注基层治理 。通过调研,欧阳静发现中西部偏远地区县域体制内青年中,女性面临着“择偶难”的状况 。其中,女教师是县域剩女主体,县乡女干部则越“剩”越多 。
要知道,在县域婚姻市场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体制内女性几乎不会出现“剩下”的现象 。相反,她们是婚姻市场上的主动挑选者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变化,受到所处地理环境、父母影响、个人经历、工作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体制内的女性却县域婚姻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她们不仅失去了主动挑选的主体地位,而且处于被动“剩下”尴尬境地 。
当然,“剩女”群体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来自于女性经济地位上的提升 。从某种层面来说,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是迫于经济安全的需要用婚姻来交换获取男性所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料 。但是,现代社会中的大龄未婚女性群体早已实现了经济独立,基于进入婚姻后需要舍弃的事业发展机会、休闲娱乐机会、自我提升机会而相应在婚姻中能获得产出却是不确定的,因此会出现对婚姻的迟疑与回避 。
女性经济地位上的提升,让现代女性得以拥有选择是否进入婚姻的自由,而婚姻梯度选择偏好的理论以及中国当前社会结构变动的结果,却是造成县域体制内的“剩女”现象的直接原因 。
按照“婚姻梯度选择偏好”理论,当事人一般遵循“男高女低”的原则 。女性明显表现出寻找各方面条件和能力都要比自己强的攀高择偶倾向;相反,男性一般要求对方年龄小于自己,身高学历不高于自己,工作不优于自己,明显地表现出一个女性各方面条件和能力不要超过自己的“低就”择偶倾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