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县城“剩女”,从主动挑选到被动“剩下”( 三 )


“剩女”不“剩”大量县城“剩女”的出现,让本来就处于男性婚姻挤压的中国出现婚姻的结构性失调 。在“剩女”的理性梯度选择的过程中,大批优秀女性无法找到合适配偶,而还有一大批不够优秀的男性由于女性资源的稀缺而无法找到配偶,导致婚姻市场上的大批适龄男女滞留在婚姻之外 。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其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人口再生产等功能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保证,而婚姻是使家庭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途径 。当前,婚姻问题早已经超越私人领域,成为具有公共意义的社会问题 。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社会要针对“剩女”出现的原因及现状,从防止出现新的大龄未婚人口的角度,制定相关的人口政策 。在政策上优化县域人才结构,不仅有助于解决剩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县域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 。
实际上,根据调研结果,青年人才工作几乎没有进入县域政府的视野 。与人才工作相关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工作通常被视为不容易出政绩的“非中心工作”,县域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向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城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 。在人才缺失和流失的背景下,中西部县域如果仍不重视青年人才问题,将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
此外,从个人角度,“剩女”要适当放宽择偶要求,建立新的择偶观念 。虽然传统的“门当户对”相称婚配论和“男高女低”的梯度择偶观依然是社会的主流 。但为解决自身的择偶困境问题,也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择偶态度,树立更科学的婚姻观,摈弃“男高女低”这种传统婚恋观,正确看待婚姻的功能,对适婚异性的要求更开放更包容 。
同时,应勇敢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男追女”“男大女小”的限定圈,排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和负担,勇敢走向婚姻市场 。还需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的中介手段,努力搜集婚姻市场的有关信息,争取在更大的空间范围里进行相对务实的双向选择 。
【投稿|县城“剩女”,从主动挑选到被动“剩下”】“剩女”不剩,需要整个社会和个人的长期努力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