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县城“剩女”,从主动挑选到被动“剩下”( 二 )


这种“男高女低”的非平行的婚配模式,导致婚姻市场上出现人为的“选择性”的性别比失调 。对于县域范围内,那些高学历体制内的女性来说,可以匹配的更优秀的男性或者同等优秀的男性都出现了相对稀缺,导致在婚姻市场上出现被挤压的现象 。
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小县城,没有大型国企、高校,工商、银行等事业编机构也较少,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是体制内的主要组成人员 。在教师队伍本身“女多男少”的情况下,可供女公务员选择的适龄体制内男性并不多 。
对于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变动来说,受到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后不再“分配工作”的影响,原来县城的大部分男性大学生都选择了去大城市打拼,“只有那些在外面混不下去的,才回小县城” 。而女大学生回县城的比率要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大部分是独生女)的预期和定位不同 。
大部分家长认为,男孩子应该去外面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优秀体制内女性累积在县城中,同时受梯度择偶的限制,在县域“优质男性”资源相对偏少的情况下,被“剩”在了婚姻之外 。
铁打的“剩女”,流水的人才与城市相比,县城体制内婚姻市场中男女供需的失衡的背后,还体现了县域青年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缺失和流失等问题 。青年人才是促进县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然而人才“引不进、招不来、留不住”一直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
县域普遍出现“体制内剩女”的现象与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才流动相关 。大量优秀青年人才的外流导致这些地区的青年人才结构不平衡、素质低下和体制内青年人才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 。
日前,《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发布 。报告显示,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中,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位居前十 。青年人才加速向重点都市圈与城市群靠拢汇流,逐渐向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集聚扎根 。
人才的流动,是人们用脚投票的结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供人才选择的职业规划很多 。在生活发展环境、劳动报酬、晋升途径、交通便利程度等比较项面前,基层岗位显然不占优势,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综合实力不能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即使在省内人才竞争优势也不甚明显 。
基层财政为人才提供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待遇偏低,因而导致人才外流或人才不愿进入,特别是对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和一些具有高端技能的人才缺乏足够吸引力 。因此,有着更好的创业环境、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高的薪酬增长空间的大城市,持续吸引着人才的流入 。
于是,正如研究调查显示的那样,受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预期和定位的不同,80、90后的女性反倒成为县域政府运行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基层一线最基础、最辛苦的工作 。
并且,由于“优秀的人大多不愿意回小县城”,导致县域人才不足,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县城的人才培养问题 。根据论文调研结果,许多年轻教师的专业是旅游管理、法律、行政管理、会计、电子工程等与教育无关的专业 。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能师专、师范毕业生做老师不同,现在无论什么专业,只要有教师资格证都可以做老师,这导致县域教师水平出现“断崖式下滑” 。因为许多年轻老师毕业于省市级不入流的院校,于是出现一些从小学开始就是差生的人做老师 。这类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汉字的笔画秩序,念不清拼音,更不懂得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律、教育理念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