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永远不要投资DPU?( 三 )


别看姗姗来迟,但是这套技术也足够硬核党,能做出来也很了不起 。
但是英特尔“罪名”也很昭彰——低效 。
VMware公司眼疾嘴快,把英特尔一顿猛批 。
模仿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出了一篇著名的“檄文”,讨伐英特尔 。
指责支持虚拟化的扩展指令集低效,还没有自己家做的性能好(这里指VMware公司的“二进制翻译”,binary translation) 。
指责别人,趁机夸赞自己,没毛病 。
经此一事,也能一窥VMware公司的江湖地位,批评别人,得自己腰杆子倍儿直 。
经此一变,虚拟化便有了CPU芯片厂商的全火力支持,仿佛被按下二倍速播放键 。
这是虚拟化的短板,第一次被拯救 。
那时候,英特尔没有白忙活,蘸着唾沫点钞票,心里乐开了花 。支持Xen,跟支持Linux的道理一模一样,虚拟化带动了生态,大家都爱用户黏性 。
窗外阳光正好,又是吃饭时间,天上白云飘过,人间没有巨变,云计算悄然巨变 。
云计算的第一张门票,亚马逊云抢到了 。云计算的号角一吹响,开源迅速占领C位 。
Xen底气十足,首席科学官兼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授Ian Pratt说:“微软正处于追赶我们的道路上 。”
此言不虚,微软公司的产品确也深受 Xen的启发 。
一时间,红帽,Sun Microsystems,Suse Linux,到处都有Xen的身影 。
一时间,似乎任何新事物都会在Xen萌发 。
Xen被掌声包围,连云巨头都伸出橄榄枝 。2006年,亚马逊云(EC2)推出第一个采用Xen的实例类型(m1.small) 。
Xen登上了第一朵云,自此,成为云计算的生力军 。
虚拟化技术烈火烹油,微软公司好不服气 。悄悄收购位于美国波士顿的虚拟化厂商Softricity公司,赶紧公布了,为Windows Server引进新的虚拟机管理产品的时间表 。
“别催了,在买了 。”
后续是微软公司再露土豪本色,为了虚拟化连续多次出手多家创业公司 。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虚拟化这个技术,又小众,又难,又关键,连微软公司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2007年英特尔出了VT-x,增强了很多功能,又反超了VMware公司的二进制翻译技术 。
VMware公司内心独白:批评英特尔,草率了 。
在2009 年的时候,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三种技术将主导虚拟化:VMware公司的 ESX Server、Xen 和微软公司的 Viridian hypervisor 。
有些技术预(占)测(卜),听一听,别当真 。
正面评论大声说,Xen是当时的业界标准之一,非常成熟 。
负面评价小声说,Xen的架构非常复杂,代码链非常长,对内核的改动也比较大 。
Xen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是确实太复杂 。全球真正搞懂Xen架构的人不超过50人 。大部分人,停留在仅仅能用这个层次 。
再者,Xen还是传统虚拟化技术 。
Xen的传统结构,决定了它身上的担子特别重,要忙于许多事情,保护物理硬件,保护BIOS,虚拟化 CPU,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还有诸多管理功能 。
Xen过于笨重,注定退场,但Xen的出现,为虚拟化打开了开源世界的大门 。
梦里几十年,长风几万里,才把虚拟化吹进开源世界 。
2014年,同样是开源的KVM来了 。
作为Linux的家族成员(以组件的形式出现),这个轻巧的超级管理程序,身姿轻盈,席卷世界 。
这时候,VMware公司的日子也不红火了,闭源商业软件,花钱不说,云厂商改动也不方便 。
不要忘记的是,亚马逊云和阿里云的DPU早期架构,都能看到Xen与KVM的身影 。
(四)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 
(手动打节奏:嘿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