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永远不要投资DPU?( 五 )


计时那个人,看了下表,从拿到阿里云的服务器日志到搞定,大约用时3000秒(50分钟) 。
这一刻的如释重负,让在场的阿里云工程师一辈子也忘不了 。
快拿几条真丝围巾,我们要缠在胳膊上跳广场舞 。
这事,让一个外援在阿里云内部,小火了一把 。
谁知不久之后,阿里云的章文嵩问了团队一个问题:如果要挖一个虚拟化做得最好的人,应该挖谁?
章文嵩是何人呢?Linux虚拟服务器创始人,开源大神,曾任阿里云CTO,首席科学家 。
阿里云的工程师们,双手不离开键盘,头也不用抬,张嘴就有了:张献涛 。
无独有偶 。
有人告诉我:“二零零几年的时候,亚马逊云还没把安东尼搞过去,虚拟化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也得靠英特尔 。因为虚拟化的大牛工程师,亚马逊云也缺 。”
亚马逊云,有了安东尼 。
阿里云,有了张献涛 。
寻隐者不遇,那虚拟化的高手到底在哪?
云深不知处,他们就聚集在IBM、英特尔、红帽 。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2008年左右,英特尔公司上海办公室里,虚拟化团队大概十几号人 。云计算带动虚拟化技术热门之后,全世界都来挖人 。
自此,很多虚拟化的人才就留在了美国,直到现在 。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 。为什么云厂商会憋着口气一顿猛搞芯片?
答案是:谁痛苦,谁难受,谁逼疯,谁知道 。
张献涛恳切的语气令人印象深刻:“就算不是神龙团队,阿里云也会有另一支团队把DPU做出来 。”
众所周知,现在云计算厂商的服务器规模有多大 。当规模扩大,用户量增长,对DPU的渴求就变得心切 。
几十万台服务器,一天天,嗷嗷待哺 。
在安东尼心里,应该也反反复复问过很多遍DPU的本质问题:
“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我们要设计硬件,要设计一个专门用于虚拟化的硬件平台 。不是通用软件,不是通用硬件 。”
回望来路,已无退路,在技术最佳的更迭期,DPU出现了 。用DPU定制化硬件加速,成为最正确的方向 。
(五)别怪我没提醒,云计算的虚拟化,和前几代虚拟化,大为不同 。
前几代产品与DPU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天堑,跳过去,就是通天大道 。
问题来了,怎么跳?
从2012年开始,亚马逊云团队,尤其是EC2虚拟化就开始思考:
那个叫做Hypervisor的“超级管理员”,得胆子再大一点,能力再强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世间能做出比纯软件架构更好的超级管理程序吗?
这是我能找到的,安东尼在外媒采访中谈到的,亚马逊云关于DPU思想萌芽最早的时间点 。
但那个时候还没有Nitro的影子 。
后来,把Nitro System曝光于公众面前的,是一次知名的收购案 。
被收购的公司叫做Annapurna Labs,也就是安娜普尔纳峰实验室,公司在以色列和美国都设有研发中心 。
登山爱好者,瞅这个名字很眼熟 。
巧了,喜马拉雅山最高十峰之一,安娜普尔纳峰 。
角峰锐利,山体挺拔,线条凌厉,冰雪覆盖,云海猛烈翻滚,在向全世界的登山者搔首弄姿:“你过来呀~”
又巧了,公司两位创始人Billy和Nafea也是登山爱好者,以攀登此峰为荣 。虽未抵达,但心已至,他们将角峰设计成LOGO,印在了封装好的芯片上 。
登山是个人英雄主义,DPU是团队实干集体主义 。
安娜普尔纳峰实验室对于亚马逊云来说,就是上天恩赐的礼物 。国内云厂商一开始有这个好买卖,半夜睡觉都笑醒 。
收购这件事情,光有钞票不行,好的“收购目标”极其罕见 。
这家“登山爱好者”公司,除了登山,还有几个绝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