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魏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
知乎的书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看了同一本书可以觉得随手可得,但看起来好像没看过?
其中一个高度赞扬的回答是:你的阅读方式有问题 。简单来说,你读书只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从书中获取信息 。
的确,大部分人在看书的时候都是“看热闹”,把所有的单词都随机刷了一遍,却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 。有时候觉得这本书很好,但又说不清具体在哪里 。过一段时间,我甚至可能会忘记书上的所有内容,更别说“学以致用”了 。
相反,有些人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能牢记每本书的重点内容,还能获取触手可及的知识,真正做到书“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
那么,如何避免阅读的误区,成为阅读高手呢?美国作家莫蒂默·j·埃德罗(Mortimer J. Ejdero)和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告诉我们:只有学会寻找一本书的主题,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与一本书建立联系,才能彻底解决“读不懂、记不住、用不上”的困境 。
学会寻找一本书的主题贾加曾经对我说,“为什么你认为你已经仔细读过一本书,但你不能准确地说出它说了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他们好像知道书上所有的知识,脑子里有千言万语,却只能无奈地说:“我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只是说不出来 。”
对于读者来说,只是对书的内容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却无法概括全书的重点 。他们真的能被称为读书吗?答案是否定的 。
作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时,要能够用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概括全书 。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简短的话来概括这本书的主题或中心 。如果我们什么也说不出来,或者想说的太多,那就说明我们没有抓住书的本质 。
无独有偶,日本作家西冈诚一曾说过:作为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所读的内容,那就意味着你没有理解它 。
很多人看完一本书,要么是重复了一大堆书中的原话,要么是和其他朋友讨论时只讲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无论如何也讲不清楚整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
西冈一诚说:“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分水岭 。”
既然知道了归纳主题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掌握这种方法呢?
首先,找到书中的关键词,尤其是作者重点强调或者多次出现的高频词 。这些文字往往成为书籍的“文眼”,最能代表作者的思想和想法 。
其次,关键段落和章节的开头和结尾 。一本书虽然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作者为了证明一个论点而提供的论据,开头和结尾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点 。
最后,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和观点的筛选、梳理和连接,并进行适当的打磨,可以总结出全书的主要内容 。
这样,你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当你“看不懂”一本书的时候,试试上面的方法找主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学会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一个问号 。”
自古以来,无论是“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还是“人类能否登上月球”,无数科学成果诞生的前提都源于两个字——提出问题 。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会“提问”,他就不会思考,更不会进步 。
就像我们看书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的浏览文字,附和作者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那么我们的成长会非常有限 。
古人云:“信书不如无书 。”
对于书籍,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盲目相信 。你应该在阅读的时候思考你的疑惑 。当你读到一个作者的观点时,不要总是惊呼“原来如此”,而要问“真的是这样吗?”
那么,当我们要判断一个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足够 。
比如看心理学书籍,要重点看作者是否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所掌握的信息是否能支撑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作者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
以历史书为例 。如果一个作者不认真查史料,不尊重客观史实,即使他写的东西很有趣,也不能称之为好书 。
第三,作者的逻辑是否正确 。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关注两点 。第一,逻辑是否连贯,结论能否与前面的论点衔接;另一个是逻辑是否一致,即作者前后提到的观点是否矛盾 。
第四,作者的分析是否完整 。
如果我们读完一本书,发现直到最后,作者还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或者不能自圆其说,那么这本书就是失败的 。
当我们尝试阅读、提问、思考的时候,书中的内容会自动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链条,不仅可以解决阅读时“记不住”的问题,还可以让我们成为对世界有独立见解和态度的人 。
学会与书联系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很多人推荐某本书,我们也知道这是一本经典,但总觉得书中的内容与自己无关,很难读下去 。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根本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和书联系起来 。
很多人在看书的时候会做笔记或者做漂亮的思维导图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错误的是做了这些动作之后,就结束了 。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让书“对我有用” 。如果你不能和一本书建立真正的联系,那么书永远是书,笔记永远是笔记,你永远是原来的自己 。
作者在《如何读书》中提出: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思考这些内容的意义和启发 。只有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阅读才有意义 。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我推荐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RIA阅读法 。
所谓RIA阅读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阅读、理解、内化”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R”代表阅读原文片段 。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重点知识或内容,可以标出来 。
其次,“我”代表引导和促进知识 。对于我们刚刚标注的内容,需要脱离书本的原话,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
最后,“A”代表取知识为己用 。
a这里由两部分组成 。一种是描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回忆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经历;二是思考未来如何使用,想象未来的应用场景 。
比如,我们对书中“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字”这句话很有感触,所以做了标记;
然后脱离原文,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即“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把内容100%复制到脑子里,而在于遇到最精彩的一句话”;
最后联系自己过去的经历 。一本书的哪一句话让你印象最深或者对你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把书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 。
RIA阅读法非常简单有效 。它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达到了消化知识的效果,又彻底解决了读书时用不上的窘境 。
04写在最后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很多人痴迷于“速读”,却忘了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与其浏览一百本书,不如认真读一本书 。
正如霍布斯所说,“如果我读的书和普通人一样多,我就会和他们一样愚蠢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阅读和理解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 。
蒂莫西·j·艾杰德罗(Timothy J. Ejdero)和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理解能力,还介绍了多种阅读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帮助读者解决“读不懂、记不住、用不上”的问题 。
虽然距离第一版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这本书一直是读者的必读书目,可以说历久弥新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阅读大师,你一定不能错过 。
【好的读书方法(要简短 如何阅读)】作者:渴望,肖伟书评班学生 。
推荐阅读
- 丹参粉可以生吃吗
- 怎么重置路由器wifi密码 如何重置wifi密码
- 妇科常规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有哪些
- 香菇储存方法
- 如何查看自己的隐藏星座 qq星座怎么隐藏
- 岗位工作标准是什么 工作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 一分钟打字30个是慢吗 打字速度如何快速提高
- 502胶水可以粘陶瓷吗 陶瓷碎了用什么粘
- 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