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摘下滤镜看小红书:社区叙事中的误读与错位( 六 )


在小红书已此背景下,为何依然会发生滤镜事件?这就是社区成长叙事中另一个必须翻越的山丘:标签化 。
04、标签化的代价标签是对复杂叙事的简化,它简单直接,却具备病毒属性,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
一个心理学实验展示,一旦心中有了预设的标签,你眼中所看到的可能完全不同 。六位摄影师接到的任务是分别拍摄同一位叫麦克的模特,并要拍出他的本质 。在拍摄之前,每位摄影师被单独告知麦克的角色是百万富翁、救人者、刚释放的囚犯、渔夫、巫师、已康复的酗酒者,六人带着这些标签,拍出了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人的照片 。不同照片中麦克,或者凶悍、或者悠闲,或者充满神秘感,或者一脸颓废,但现实中的麦克,并非属于六种角色 。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摄影师比模特更能影响照片 。同样,旁观者比主角更能影响叙事,特别当他们拿起标签这个工具 。
并非所有标签都是负面的,它也可以代表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在用户心智中的定位 。如提到虎扑,会想到直男自留地,提到快手,会想到老铁,提到B站,会想到二次元,提到知乎,会想到问答,提到脉脉,会想到树洞,提到拼多多,会想到便宜 。
但叙事可以创造叙事,当重大负面事件发生之后,对社区最大的影响是,舆论会给原来各方都认同的标签,在后面加一条杀伤力极大的解释标签 。如某次事件后,想到老铁就想到低俗,想到二次元就想到幼稚,想到便宜就会想到假货 。
就像摄影师之前获得的一条简单信息一样,一个人或一家公司被贴上标签只需要一个偶然事件,或者从大量正常中提炼出来的少量异常,不过要揭下标签却要付出极大代价 。
滤镜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对小红书自身叙事损害颇大的标签:本来提到它会想到精致生活,但现在会联想到“网红化” 。
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里,提出了一个对于流行叙事颇具洞察力的观点:叙事有可能基于某些假定的事实,而讲述者和听众并不知道如何验证这些事实 。一些叙事之所以具有传播力,是因为它们看似给出了确定的事实 。另外,当叙事随时间演变,不断变化的细节非常重要 。细节越丰富,人情味越重,传播性越强 。
在所谓的针对“佛媛”话题(将某一女性称之为“某媛”,在当前语境本来是一个带有偏见的标签),小红书曾第一时间启动专项检查,结果是清理违规笔记70篇,封禁账号3个,这个比例放在庞大的笔记库中,自然微乎其微,但把它单独拿出来,再配以原博主的笔记截屏与照片,自然细节充分,情感浓烈 。
滤镜也类似,揭穿滤镜真相的故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抛出去滤镜后的对比图,所产生的差异如同本来要去“新马泰”,结果去了趟新街口、马甸、太平庄 。传播者并无恶意,他们只是给出了看起来确定的事实,而且他们也没说错,仅以一个切片看,这确实是事实 。
之后的故事是,多位被提及的博主站出来反驳营销质疑,同时提供原图表示没有过度使用滤镜 。但有人继续在小红书上搜索相关景点,只要看到P图调色痕迹的就冲上去骂一通 。
叙事的传播力取决于重复的概率,反复强化很重要 。希勒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祝你生日快乐”歌,它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叙事,但实际上,几乎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与这首歌相关的故事 。
当“佛媛”“病媛”“滤镜”类似的词反复出现,一个新标签也就形成了 。
小红书大概有些郁闷,为了UGC 生态的繁荣,它对素人更友好,可现在却被视为孵化网红的平台,网红虽然不一定产生负面联想,却与它所倡导的“向上、真实、多元”强相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