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明日方舟》加入中文配音,有人叫好却也有人尴尬( 二 )


当然,在二次元游戏领域,也有标杆性的公司和产品出现 。从《崩坏》系列到《原神》,米哈游都没有因为使用中文配音而遭到市场抛弃,反而在远销海外后掀起国外玩家学中文的热潮 。
投稿|《明日方舟》加入中文配音,有人叫好却也有人尴尬
文章图片

换句话说,其实玩家并非不能接受中文配音,更重要的是妙笔生花的本土化处理 。
如笔者文前所说,在中文语境中,角色直接大喊“苹果派”确实十分有违和感,如果改成“好想吃苹果派啊”会更贴合我们的语言习惯 。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从学习模仿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国产二次元游戏产业还处于摸索阶段 。哪怕是二次元兴盛国日本,如今的成就也非一蹴而至 。
大家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取经日本动画,或是国产二次元游戏的捷径在这并非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善于学习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
除了二次元,日本动画产业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 。但在早年间,大家都处在美国后的同一条起跑线上 。
简单来说,日本动画产业之所以能兴盛起来,主要还是受美国影响 。包括现今我们所熟知的东映动画,其在创立之初就致力于成为“东方迪士尼”,深度学习美国的动画风格与制作技术等 。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当时的东映动画,几乎照搬了迪士尼动画的制作体系 。例如责任分工制、工厂生产线等等 。
而此前的日本动画更多是以家庭作坊式的小公司出产,制作效率低、公司也难以扩大 。在动画题材方面,当时的日本动画作品也与我们今日看到的大相径庭 。
1958年,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上映,听这个名字就能明白,该作是改编自中国经典故事白蛇传 。
随后东映动画还推出了由日本动画工业的实际奠基人手冢治虫制作的《西游记》,同样也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 。
1965年,由手冢治虫创作的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TV动画《森林大帝》,其在制作之初就意图推向欧美市场 。在风格、运镜方面明显借鉴了迪士尼在1942年推出的《小鹿斑比》 。
投稿|《明日方舟》加入中文配音,有人叫好却也有人尴尬
文章图片

而如今的国产二次元游戏同样,有着浓厚的日式二次元风格,可以说在表现形式和故事上都极大地借鉴了日本的ACG产业 。
值得提出的是,两者在摸索、模仿到急速发展阶段中,都做出了一些本土化尝试 。
1962年,手冢治虫制作公司的第一部动画《某个街角的故事》在日本上映,获得了一部大藤奖 。
这部动画在画风上采用了美国UPA公司的欧美立体主义风格和有限动画制作方式,但在题材上主要表达了反战的思想,可以说是以欧美风格为皮讲述了一个在当时日本国内具有时代意义的内核故事 。
而这与今天国产二次元游戏从角色风格、中文语音、背景故事入手,将日式游戏与中国文化做结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可以说如今的国产二次元游戏产业,处于一个模仿起家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阶段,但也在做出自我风格上的改变与尝试 。
从日本动画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或许也能瞥见一些国产二次元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
随着制作工艺逐渐成熟、日本国内经济腾飞、国民意识觉醒,日本动画产业在60年代末期,就衍生出了我们今日熟悉的日常漫、体育漫、魔法少女漫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