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有泡药酒的习惯?

让小编解释为什么中国人有泡药酒的习惯 。希望能帮到大家 。近年来 , 药酒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 。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有泡药酒的习惯?
01
说到药酒 , 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无害的 。其实喜欢药酒但不懂药理的人 , 如果不科学喝 , 就会有新的疾病 。
1:所有药材都可以泡药酒吗?
说到药酒 ,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药材 , 就可以用来酿酒 。其实不是 。药酒是中药的一种剂型 , 当然有它的优点 , 比如吸收比汤快 , 服用方便 , 口感比汤好 , 每次用量少 。
大多数药物是用酒精提取的 , 有效成分很容易提取 。有些药物是不需要的 , 比如乌头碱 , 这是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草乌、草乌等民间植物常用于制作药酒 , 其溶于酒内易引起中毒或死亡 , 故并非所有药材都能酿酒 。
药酒的治疗范围较小 , 主要分为滋补药酒和治疗药酒两大类 。前者有保健的功效 , 在市场上也很常见 , 后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 , 主要治疗关节炎、腰椎、颈椎 , 效果很好 , 能活血止痛 , 祛风除湿 。但也有一些疾病 , 如感冒、发烧、咳嗽等 , 清热解毒的药材不适合浸泡药酒 。需要强调的是 , 泡酒的药材一定要选择道地、正宗的药材 , 避免廉价购买假冒伪劣药材 。
2:多喝点药酒好吗?
【中国人为什么有泡药酒的习惯?】古代医学家曾明确指出:“药酒宜少服 , 缓效 。”由于酒精含量高 , 药酒浓度高 , 大大超过了汤剂的浓度 , 在服用药酒时 , 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程度 , 每天最多需要喝一两杯左右 。
在服用药酒的时候 , 通常是不可能在正餐的时候吃药的 , 在服用药酒的时候也要遵守同样的规律 。晚餐喝药酒不仅会刺激消化道 , 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你可以在肚子里喝 。如果你有胃病 , 你可以在饭后喝 。
3:药酒适合所有人吗?
药酒虽好 , 但不对症、不适合人群、用量不合适 , 就会有害 。比如疲劳、腰腿痛、湿热的患者不适合药酒治疗 。建议再去医院看看是否适合喝药酒 。临床上 , 类似症状的患者喝药酒后病情加重 。比如盗汗患者误以为喝药酒就相当于吃补药 , 其实是一种误解 。
儿童和肝肾功能差的人绝对不适合喝药酒 , 因为酒精是由肝脏代谢的 , 喝药酒会加重病情 。此外 , 经期女性、湿疹、风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 或有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痔疮的患者 , 不适合药酒治疗 。因此 , 药酒并不适合所有人 。
4:药酒越老越好
很多人认为酒是老香 , 药酒泡得越久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 。喝药酒的时候 , 要注意时效性 。当储存适当时 , 质量最好的葡萄酒可储存4~5个月 。如果长期存放 , 酒精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当酒精含量低于20%时 , 不仅酒味变淡 , 香气消失 , 而且药酒中的药物也会发酵变质 , 影响药效 。如果有大量沉淀物或酸败浑浊 , 就不要再喝了 。
5:你可以用任何酒
白酒常被用于酿造药酒 , 用于酿造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 , 因为药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易溶于水 , 一些则溶于酒 。如果酒度过高 , 会增加醇溶性成分的沉淀 , 但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 。一般来说 , 白酒的最佳度数是40~50度 。市场上 , 保健药酒多见于酿造黄酒 , 其酒精度低 , 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 对胃肠道刺激性小 , 也可用于泡酒 , 但效果略差于白酒 。
药酒不能代替医院开的药 。严格来说 , 药酒也是一种保健药物 , 其作用是长期积累的 , 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治疗的药物 。
02
不是每个习惯都来自空 , 但一定有它的历史 。往前看几代人 , 就能明白 , 中国人制作药酒的习惯 , 当然与中国酒文化息息相关 。说起酒文化 , 中国人喝酒历史悠久 。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 每一个重大事件 , 酒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都是不可避免的!众所周知 , 在中国早期 , 酒被用作一种药物 。后来 , 药物被直接浸泡在酒里 , 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 。药酒在我国各个朝代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
在先秦时期 , 中医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这一时期的医学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对酒在医学中的作用做了专门的论述 。在《苏文唐冶老李伦》中 , 首先说老李丸的制作必须以米为原料 , 以米为炊 , 以米为精整 , 以米为强化 , 即以全米为原料 , 以浓稻草为燃料酿制而成 , 老李为浊酒 , 九里为甜酒 。自古以来 , 圣人之作 , 凡是做汤醪的 , 都以为备耳...到了中世纪 , 道德稍有下降 , 恶灵到来 , 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服务 , 说明古人非常重视用酒治病 。在《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 , 也是在胃和酒醪中 , 记载了扁鹊认为酒醪可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的观点 。
到了汉代 , 随着中医方剂的发展 , 药酒逐渐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 这说明临床应用的针对性大大加强 , 因此其疗效进一步提高 。如《扁鹊史记·臧宫列传》载西汉名医淳于髡医案25例 , 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医案 , 其中有2例用药酒治疗;一个是济北王 , 风吹胸病 , 吃了淳于髡配制的石三药酒治好了 。另一个是苗川有个王美人 , 春雨驿用东莨菪碱治好了 , 生了孩子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 , 女子风62种 , 腹刺血气 , 以红兰酒为主 。红兰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 , 用酒煎煮可以增强药效 , 使气血通畅 , 腹痛就会停止 。此外 , 还有栝楼白酒汤等 。 , 也是药酒的一种剂型 , 借酒之光引药上行 , 以饮达到通阳散结、化痰饮的目的 , 从而治疗胸痹 。至于他在书中记载的方子 , 以酒煎药或服伏服较为常见 。
隋唐时期是药酒广泛使用的时期 。记载最丰富的是孙思邈的《千金方》 , 有80多个药酒方剂 , 涉及补益强身、内外兼修、妇科等方面 。《前进·方毅诸九》中有“九万方耀 , 风都脚气”一节 , 收录了16个酒方、20个酒方 , 是我国现存医籍中最早的药酒专述 。
另外 , 《千金方》对酒和酒的毒副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 认为酒极热 , 没什么可补充的 。长期饮酒 , 难以理解 , 使三焦热 , 五脏燥 。因此 , 针对当时因饮酒、沉迷酒精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 开发了许多相应的解酒方子 , 如饮酒头痛方、饮酒中毒方、酒后不醒方等 。
宋元时期 , 由于科技的发展 , 酿酒业也有所发展 。朱义忠撰写的《酒经》 , 又名《北山酒经》 , 是继北魏齐民舒窈之后的一部制曲酿酒专著 。这本书的第一卷是关于酒的 , 第二卷是关于酒曲的 , 第二卷是关于酿酒方法的 。可见当时制曲原料的加工操作技术有了新的进步 。在料酒这一节 , 我们来讲讲加热杀菌保存葡萄酒的方法 , 比欧洲早几百年 , 在中国也是首创 。
此时 , 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政府对医疗事业的重视 , 使得当时中医的临床和理论得到了发展 。因此 , 药酒的功效从临床逐渐上升到理论 。如《太平盛慧芳·药酒序》认为 , 饮酒之人 , 乃谷中耕者之精 , 性情温良 , 但本性凶猛 , 功德灵活 , 能促进胃肠道 , 很好地引导药势 。《圣济宗鲁直法唐庙》认为恶伤人深 , 毒品攻恶严重 。从病初起 , 宜用汤略治 。病虽长 , 却被番号侵袭 。也说明人多受惊 , 经络不通 , 病生不仁者 。酒用糯药 , 可见邪深 , 经脉闭滞 , 非糯药出邪 , 须疗神经...酒很辣 , 药力就建立起来了 。故以血虚气滞、寒凉偏燥、惊风麻痹等著称 。药酒的治疗范围相对集中 , 向保健方向发展 , 如各种风的药酒22种 , 腰腿痛的药酒14种 。
此外 , 在药酒的特殊处方中 , 有许多用于保健、美容和保健的处方 。当时 , 用药材制曲的风气已经开始盛行 , 仅北山《九经》就记载了十三种药曲 。如曲配木香、肉桂、防风、杏仁等药 。药泉曲由防风、白附子、槟榔、花椒、桂花、丁香、人参、天南星、茯苓、白芷、川芎、肉豆蔻制成 。认为东阳酒是制作药酒的最佳方法 。其酒自古名酒 , 香味深远 , 色泽金黄 , 饮后即醉 , 无头痛、口干、腹泻 。它的水被称为比其他水更重要 , 但它不是由邻近的城市制造的 , 但它也是美丽的水土 。李时珍解释:东阳酒是金华酒 , 古兰陵也是 。李太白的诗说:郁金香是兰陵的酒 , 常喝就好 。
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 一些药酒不仅具有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优点 , 而且口感醇厚 , 成为广受欢迎的名酒和御酒 。元朝建立在北京 ,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首都 。来自中国各地和欧洲、亚洲的商人川流不息 , 名酒云集海内外 , 成为元代宫廷的特色 。羌族枸杞酒和黄酒;沙漠南北的鹿茸酒和羊酒 。其他由人们自己酿造和饮用的酒 , 如正月椒白酒、端午菖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阳菊花酒等 , 都成为人们经常酿造的传统时令酒 , 其中很多是药酒 。
03
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爱喝药酒 , 而是中国是中医的发源地 , 中国人对一些常见物品的药性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人参泡酒对健康更好 。外国人可能不知道人参 。其次 , 中国人的健康保护意识更强 。自古以来 , 帝王都用各种方法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所以边喝边喝药酒不是一举两得!综上所述 , 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 , 中国人更喜欢药酒 。客家药酒主要分为动物和植物 。这些动物主要是蛇和黄蜂 。蛇酒并不少见 。了解药酒文化的人都知道 , 蛇有祛湿祛风、滋补强壮、治疗跌打损伤的功效 。借助白酒 , 可以增强功效 。纯粮白酒本身具有温通血管的作用 。蛇借酒助蛇 , 可加强搜风通络的功能 。制作精良、配方科学的蛇酒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
?
说起胡蜂 ,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中医功能 。其实黄蜂性甘性温 , 主要治疗风湿、关节痛 。作为中药 , 具有止痛、驱虫、消肿、解毒的功效 。根据自然规律 , 客家浸泡的蜂酒可以祛风除湿 , 治疗急慢性风湿痛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蜂毒数量很少 , 大约有20种左右 , 所以价格相当昂贵 。因此 , 客家浸泡的野生胡蜂药酒也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
?
?
在客家地区 , 九堡镇的酒文化传承相对较好 。据说九宝米酒对坐月子的女性有温补气血的作用 。无论是米酒还是客家传统水酒 , 各种养生酒都体现了客家自古至今滋养万物的智慧 。
?
?
客家人带着几千年前从秦岭到中国东南部的足迹 , 发现了山川之间的草和树 。仔细想想 , 不过是一碗客家酒 , 一路而已 。
04
中国人喜欢酿造的药酒 , 这应该和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和养生有关 。
在中国古代 , 科学不发达 , 食物和药物无法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来检验 , 它们的成分、疗效和副作用也无法分析 。相反 , 这是一个简单的联想(或许还有一些经验) , 相信你吃的东西会弥补你吃的东西 。这种执念有时候很可笑 。
补什么的标准往往是由阴阳二字决定的 。根据五行五色 , 再参酌对方的五味来弥补一种身体上的损失 , 吃的食物有很多 , 比如脾胃虚 , 可以列举几十种补脾胃的粥 。更简单的是吃的对象和补的对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也就是吃甲和补甲 。如果有肾虚的人 , 猪肾、羊肾、狗肾是他肾最好的食物 , 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羊的肾脏只是一个泌尿器官 。对一个人的性功能有什么好处?我就是吃多了 , 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 。
正是基于这种传统观念 , 人们信奉一些珍贵的药材或用珍稀动物器官酿造的药酒 , 对人们的健身祛病大有裨益 。当我们去南方的一些山区旅行时 , 稍微注意一下当地小餐馆或药店的柜台 , 就会看到十几个排列着白葡萄酒的玻璃罐 , 里面装满了各种植物果实和动物尸体 。有长蛇、乌龟和各种动物的生殖器 。
05
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 , 温暖多雨 , 比其他地区重 , 对人体消化系统有一定影响 。这个地区的人身体虚弱 , 容易患脾胃病和皮肤病 。在东部地区酿造药酒时 , 酒精含量要低 , 药性要温和 。一般白酒度数在40度左右;黄酒酒精含量低 , 但功效比白酒稍差 。根据东部地区的特点 , 推荐以下两种泡酒派对 。
1.五种精制葡萄酒
将枸杞500克、松叶600克、黄精400克、白术400克、芦笋500克放入砂锅中 , 加水烧开至10升(如果没有大砂锅 , 分几次烧开);微调研磨以备后用;糯米沥干蒸半干后 , 倒入大桶中冷却 , 加入药汁和细粉 , 拌匀 , 密封 , 置于保温处 , 21天后去渣 。五精酒 , 采用酿造法制作 , 不冷不热 , 温润平和 , 能健脾和胃 , 滋养精血 , 祛风除湿 , 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老少皆宜 , 对疲劳、厌食、头晕、头发早白、皮肤干燥、瘙痒等有治疗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