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出版界的双11:做书靠情怀,卖书靠市场( 三 )


文章图片

在小追看来,数字阅读给实体书带来的冲击“有点像明星洗自己的粉丝”,影响虽然巨大,但一方面会倒逼出版商更注重产品质量和产品包装,另一方面“更喜欢电子阅读的人可能不会买书”,市场中留下的消费者都是真正爱实体书的读者 。
在线上销售和数字阅读浪潮下真正落寞的,似乎只有实体书店 。
2020年双11期间,台湾还有40多家独立书店联合发起“双11歇业抗议”,抵制过低的电商折扣,发起者之一红气球书店将其称为“图书的流血折扣战” 。而台湾图书电商的促销力度只是“限时66折”,比起大陆折扣、满减、优惠券的组合拳像落后了10年 。
双十一|出版界的双11:做书靠情怀,卖书靠市场
文章图片

“书单”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大陆书店早已过了奋力高呼、逆转命运的时间窗口”,在与毒眸的交谈中,数位从业者也对书店的生存现状表示坦然,李东坦言他对实体书店的认知只有两种:一种是纯服务学生的校边店,主卖教材教辅,孩子们不用去网上订,一种是提供咖啡、餐饮、休闲空间的,靠书来提供文化调性,但不靠卖书挣钱 。至于传统的综合型书店,早就不存在了 。
实体书店的存在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未来会更加趋向于“人文空间” 。读者们或许还会亲眼见证许多书店的倒闭关门,生存和转型是不得不考虑的第一要务 。
“书店不再作为图书买卖的主要场所,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历史潮流,”文舒说,“不管卖咖啡红茶还是卖生活美学,都是值得尊敬的自救行为,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考虑人文空间的打造,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英雄 。”
双十一|出版界的双11:做书靠情怀,卖书靠市场
文章图片

奈雪书屋
身在出版行业中的人则极少会自诩“文化英雄”,他们入行的理由包括“有趣”、“丰富”等,而留下来,多半只是因为带着热爱 。“做书需要情怀”,不止一位从业者这样说 。
小追曾为一本由前北京刑警撰写的书改过十几遍通稿,天天加班也无怨言,她在入行前就热爱刑侦推理小说,当看到图书销量因宣发而上涨,是她工作中最有满足感的时刻 。
文舒进入出版行业是因为“有自己想做的书”,那些小众书籍“如果等着别人去做,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面世” 。策划过的书里,他自己最爱的是先锋艺术家张献的《屋里的猫头鹰》,这本戏剧集“完美规避了当代畅销书的所有要点”,但他仍判断会有一部分读者喜欢 。
“有同行开玩笑说,编辑哪里是文化业,明明是服务业,但如果服务对象是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服务业也会做得很开心的 。”
【双十一|出版界的双11:做书靠情怀,卖书靠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