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分享社死经历的“柠檬头”怎么就成了流量密码?( 二 )


自嘲表面上是否定自己,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著名的人格理论——自我论(Rogers'self theory),他把自我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前者是对自我实际现实的知觉,后者是对期望的自我状态的知觉 。而经历尴尬事件并非个人所愿,当其发生时,个体狼狈、尴尬的真实处境与自我所期望呈现出的体面与优雅等相背离,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了差距 。当窘境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个体为了避免他人对自身的嘲笑,抢先对自我尴尬经历进行嘲笑 。
而这种自嘲的展演,不一定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可能运用了夸张等修辞方式和对现实情况的二次语言创作,配合其有趣的叙述方式,将一件尴尬的事变为了一则幽默的故事,可以部分消解事发时个体尴尬情绪的不断回忆与累积,进行自我安慰,是一种自我解压的方式和自我防御的手段 。
正如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所提及的,“人们不断地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这些窘境,不断地用校正措施来补偿没能成功避免的窘困局面 。当个体使用这些策略和方法来保护他的情境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防卫措施’ 。”
而个体率先进行自我攻击,也可以减轻他人对自我进行攻击时的痛苦情绪,通过向大众分享社死经历博君一笑所创造的快乐氛围,“可以掩饰现实与理想落差可能带来的悲伤、失望、孤独、后悔等各种情绪,在表面上维护了理想自我,因而可以提升自尊 。”
自嘲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自嘲者通过攻击、贬低自我,放低姿态,能拉近与视频观看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获得观众对其的共情与好感,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当观众围观完创作者的社死经历复盘后,不仅不会对其进行恶意嘲笑,还会整齐地刷屏“谢谢你,柠檬头”,以表达对创作者的好感和安慰 。
比如在豆瓣的“社会性死亡”小组中,组员乐于分享自己的社会性死亡事件来宣告自己的“尸体”身份,在帖子之间的互动与发帖者和评论区的互动中加强对“经历过大尴尬事件的人”这一共同身份的共鸣,以达到相互安慰、抱团取暖的目的,在心理上有“依附于群体”的归属感 。
生活|分享社死经历的“柠檬头”怎么就成了流量密码?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豆瓣
另外,许多豆瓣小组还有其组内通用“黑话”,比如“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组内成员互称“土家人”,浏览到视觉上不时尚的穿搭帖子会评论“回家吧,家人”,成员们通过对共同理解的话语的重复性传播,减轻自我孤立感,在心理上有所依附,纾解时尚焦虑与自卑情绪 。
而柠檬头社死视频通过自嘲式幽默,在贬低嘲笑自我的同时,完成个体对现实压力与尴尬、悲伤等负面情绪的疏解与心理防线的提前建构 。同时拉近与观众的社交心理距离,通过展演表现自己的“亲和动机”,获得观众的善意安慰,在“人人都会有尴尬时刻”的友好话语氛围内完成对尴尬的排解、实现与他人在一起“抱团取暖”的诉求 。
当我们在围观社死时,我们在围观什么?柠檬头社死视频具有戏剧性的内容、不断反转的剧情、夸张的叙事方式与有趣的视觉形象和变声手段,本身就是一则幽默作品 。使观众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躲入幽默中享受片刻的快乐与愉悦 。这与我们爱看喜剧影视作品的原因相似,在巨大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倦怠与麻木中寻求能让自己感受快乐的瞬间,这也是为何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搞笑视频流行的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