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四 )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MIUI+ 的大屏版小米笔记.

  • 适配大屏幕:不只是把手机屏幕上的 app 放大到电脑上
在 MIUI+ 的更新中,像笔记、文件管理已经拥有了针对大屏幕的版本,这样的体验自然是优秀的,如果在手机 app 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平台来适配不同的屏幕比例,相信整体体验会再上一个档次。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MIUI+ 的大屏版小米笔记.
如果一款手机 app 想在电脑上拥有出色的体验,至少要满足特点一,希望能满足特点二,最好能满足特点三。
关于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什么在科技发展的这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未来」的产品,而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拥有一个梦想的平板,拥有两种用法的电脑,拥有三种场景的手机。
那个说「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 iPad Pro,糟糕的文件管理和专业 app 的缺失,至今没有得到广大认可。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那个可以拆下键盘当平板用的 Surface Pro,即使更新了 Windows 11,平板体验依然不尽如人意。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那个想要定义下一个十年个人电脑的坚果 R1,在覆盖手机、平板、电脑三个场景的同时,也无法让每个场景的体验都足够出色。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我们总是对「全能设备」有着执着到不太合理的期待:它要足够小巧,可以随身携带、方便多个场景使用;它要足够强大,不论是娱乐还是工作都游刃有余;它要足够科技,拿起它,就似乎掌握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 微软眼中的未来.
那前面提到的这些设备,都拥有足够运行桌面级软件的芯片,都配备了可触控的屏幕和方便输入的笔和键盘,软件生态才是它们最大的弱点。
而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更易实现的、更直接的拥有「全能设备」的方法,那就是在电脑上使用手机 app:既然生态不足,这样不也挺好。
ios|在电脑上体验了 16 款手机 App 后,我很失望
文章插图
可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我无法根据一年 macOS 上运行 iOS app 的体验,简单的评价一句「未来可期」,也无法对把兼容性放在第一位的 Windows 11 抱有太大期望。
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在桌面端使用手机 app 这一「伟大的升级」,在今天几乎无法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什么提升。
好在如今路已铺好,不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开发商,他们都有了一条崭新的赛道,接下来要看的是生态中每一份子的行动了。
虽然说不出「未来可期」,但我依然期待满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