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老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千百年来,人们讲究诚信,推重诚信 。诚信之风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一环 。
老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品德,也是每个人良好道德境界的前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
老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老实守信的故事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掌柜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博得顾客满门 。但其赚钱后便夹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 。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 。本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要求补写一点 。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 。”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主要 。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博得了人心,博得了市场 。
剖析: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疏忽的伟大财富 。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连续发展的症结 。此事亦可看出郑板桥的智慧与滑稽 。
老实守信的故事人要有信于已
画家李苦禅年青时师从国画巨匠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深,而且人格质朴 。他擅长画鹰、竹、莲、梅等题材 。鹰是阳刚的偏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示了坚贞不屈的品德 。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德,下笔无方 。”李苦禅心肠宽厚,待人真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

诚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文章插图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 。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辛劳,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开口……”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开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愉快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
【诚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 。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 。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 。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色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 。画罢,他又慎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爱好的印章 。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 。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 。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造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

诚实守信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文章插图
李苦禅的奇异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产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吻,详述了事情的经过 。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 。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开端,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
事后,李苦禅一再吩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巨匠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照症结在于自己的心坎 。这种诚信能够超出时空与生逝世的界线,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寻求自己心坎的释然 。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略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