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江指哪三江 三江是哪里

如果你去黑龙江省旅游 , 不妨在通江街道金口的赫哲族渔村驻足 , 听听赫哲族“鱼文化”的故事 。所有的快乐和喜悦都会像一缕清香慢慢流进你的心里 。
“赫哲族”意为“下游”或“东部” , 其含义表明了赫哲族一直生活在黑龙江下游和祖国东部边陲的历史事实 。
赫哲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三江流域 。所谓“三江” , 就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这三条美丽的河流日夜流淌 , 见证着赫哲族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赫哲族因生活在河边 , 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落” 。解放后 , 赫哲族人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 , 从“灭族”到解放前的“六小民族” , 再到全民族人口达到5000多人 , 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 。
街口 , 醉美赫哲族渔乡 。
北京中南海的钓鱼台闻名天下 , 在界金口的赫哲渔村也有一个钓鱼台 。这个钓鱼台是真正的钓鱼台 , 在这里可以钓到大鱼 , 还可以欣赏黑龙江的风光 。如果去界金口赫哲渔村 , 钓鱼台是人们游览的首选 。
赫哲族著名作家孙毓敏气喘吁吁地走过狭窄陡峭的500多级台阶 , 把我们带到了我面前的解缙山顶 。放眼望去 , 我们看的是向东涌动的黑龙江;是钓鱼台 , 依偎着黑龙江;黑龙江莲花河畔 , 世界闻名的杰金口赫哲族渔村炊烟袅袅 , 不时飘来渔歌 。
街口赫哲族渔村是黑龙江省边城同江市的一个赫哲族渔村 。作为中国唯一的四大赫哲族渔村 , 因其优美的风景和浓郁的赫哲族风情 ,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赫哲族之窗” 。意思很简单明了——是人们了解赫哲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
其实 , 作为三江平原风景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界金口赫哲渔村引人入胜 , 既有其“高颜值” , 也有其独特的气质 。
看看仙界金鸡口赫哲族渔村的颜值 。
孙毓敏带我去了钓鱼台 , 这是街金口赫哲族渔村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 。这个钓鱼台是矗立在黑龙江岸边的一块巨石 。湍急的河水在巨石脚下回旋 , 然后咆哮着向东流去 。站在巨石顶端 , 我们脚下是黑龙江的波涛 , 向北望去是俄罗斯宁静的乡村 , 河上有渔船在航行...
钓鱼台与横跨黑龙江的解缙相连 。山上树木繁茂 , 展现原生态之美 。为了保护这一望无际的绿色 , 赫哲族人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
“青山过北江 , 绿水绕西乡 。大捷金口 , 聪明醉 。”一年四季 , 街津口的赫哲族渔村就像一幅画卷 。生长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渔村 , 正在画卷中成长 。
街口赫哲族渔村 , 像一块被大地托起的碧玉 , 被美丽中国的春风和春雨冲刷过 。她是大自然和新时代的迷人礼物 。
尤其是春夏两季 , 是街金口赫哲族渔村迷人美丽的季节 。这个被解缙山、莲花河和黑龙江环绕的渔村像皇冠上的翡翠一样美丽 。难忘的是仲春的清晨 , 莲花河在蒙蒙的雾气中缠绕 , 原野上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 。莲花河的水在渔村的西部蜿蜒 , 流入黑龙江...暮色将至 , 渔村的空上飘着烟雾 , 烟雾的另一端影响着明天将要升起的一场日出 。
这就是界金口赫哲族渔村的美 , 一个江边渔村的壮美 。
为了让街津口赫哲族渔村的青山永驻 , 赫哲族人塑造山水 , 尊重和顺应自然 ,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他们将景观等自然元素渗透到渔村的整体发展布局和形态中 , 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 , 力求体现山之美、水之灵动 , 让渔村融入自然 , 居民看得见山川 。所以捷金口赫哲族渔村歌里的画 , 比乌苏里船歌还要好看 。
看完了渔村的“颜值” , 再来欣赏一下街津口赫哲族渔村的独特气质 。
在共和国56个民族中 ,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 与鄂伦春族、门巴族等民族一起被称为中国“六小”民族 。
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 , 新中国成立前 , 赫哲族的生活和生产充满悲壮 。然而 , 他们从未停止上升 。他们用生命拼搏 , 书写着民族的进步和文明 。解放后 , 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 , 街津口赫哲族渔村的赫哲族迎来了民族的真正繁荣 。他们走出了土地 , 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 , 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
作为一名赫哲族作家 , 孙毓敏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赫哲族作家协会会员 。他出生在界金口赫哲渔村 。他兴奋地对我和身边的游客说 , 赫哲族虽然人口不多 , 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高 。
坐在界金口渔乡黑龙江岸边的渔船上 , 孙毓敏为我们演唱了伊玛坎的《木竹林的莫日根》
何娜 , 纳格加 , 阿郎-阿纳!我骑着李括(鹰) , 飞过千云万重山;我骑着Husa(天鹅) , 飞过了千山万水;我要去木竹林寻找Morigen的踪迹 。我想把他的故事唱给大家听...
美丽的伊玛目让我们着迷 。伊坎是什么?我们用好奇的目光盯着孙毓敏 。
孙毓敏会唱许多首伊玛坎歌曲 。他说 , 伊玛坎是赫哲族特有的说唱艺术 。它的表演形式是一个人的说唱和口头叙述相结合 , 没有音乐伴奏 , 语言为叶韵和散文风格 。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传承赫哲族的语言、信仰、风俗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1年11月23日 , 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 , “赫哲族伊玛坎说唱”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填补了黑龙江省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
街口赫哲渔村很美 , 很清爽 。著名的民歌《乌苏里船歌》中唱道 , 赫哲族撒网千万 , 这里随处可见载满鱼和满仓的船只景象 。街口赫哲族渔村赫哲族捕鱼图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每年谷雨 , 黑龙江经过长时间冰封千里 , 运行冰筏 。冰筏的冲击就像春暖花开的捕鱼季节 , 很多赫哲族人在初春的寒冷中驾驶渔船到河里捕鱼 。江鱼味道鲜美 , 鲤鱼、白鱼每公斤能卖120多元 。赫哲族人民勤劳、勇敢、勤劳 。他们不畏春寒 , 在大江大河上忙着捕鱼 。通过捕鱼 , 许多赫哲族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
每当夜晚夕阳沉入河中 , 渔马都鲁在河水的负重下摇曳 , 渔人的欢快歌声伴随着船桨的晃动 。那种旋律让人心醉 。街口赫哲族渔村能歌善舞的赫哲族人 , 用歌舞装点生活 。他们在黑龙江附近的净滩上点起篝火 , 篝火上放着一口铁锅 。锅里飘着一股诱人的香味——这香味是锅里炖的河鱼散发出来的 。赫哲族人聚集在熊熊的篝火旁 , 喝酒唱歌 , “啊-拉-贺 , 呵呵-那!啊 , 呵呵妮娜 , 黑龙江波涛汹涌 , 浪花里飞出纳尼傲的歌声 , 歌声绕着渔船飞舞 。赫哲族的幸福生活比大江更长久 。”这首好听的歌让黑龙江水动了 。
曾经以渔猎为生的街金口赫哲族渔村的赫哲族人 ,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 , 与时俱进 , 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超越自我的发展之路 , 即走出了密山大河 , 发展民营经济 , 搞边贸 , 促进旅游 。从此 , 勤劳的赫哲族人民获得了新时代的多彩生活和灿烂天空 。曾经宁静偏僻的渔村 , 如今繁荣起来 , 成为开发旅游的热土 , 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脚步 。沿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 人们追寻着赫哲族优美的乌苏里船歌 , 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 然后沉醉在赫哲族人创造的浓浓乡情和酒香中 。
02.赫哲族特有的鱼皮大衣 。
文化是民族的财富 。街口赫哲族渔镇的赫哲族同胞 , 曾经穿过鱼皮衣 , 充分展现了渔业经济的特点 , 是赫哲族的文化瑰宝 。“鱼皮衣”是赫哲族最具特色和象征意义的服饰 , 也是识别这个民族的强烈标志 。它起着家徽的作用 。其精湛的美黑技艺堪称一绝 。虽然制作复杂 , 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赫哲族从商周开始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 。他们与世隔绝 , 以田地和鱼为食 , 因衣而自足 。树叶、稻草、羽毛、兽皮曾经是远古先民的衣料 , 而鱼皮则是上帝送给赫哲族的特殊礼物 。清朝光年间 , 传教士布鲁尼埃曾经来到这个“鱼皮部落” 。部落的服饰让他大开眼界 。鱼皮制作的服饰不仅非常结实 , 而且穿着鱼皮靴在溪流或雪地上行走 , 就像在干燥的地面上行走一样 , 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
翻阅八年书《进贡大清》:“男女衣服 , 以鹿皮鱼皮为衣 。”早些年 , 赫哲族人用鱼皮和动物皮缝制衣服、被子和床垫 。街口渔乡赫哲族主要用狍子皮和桦木皮帽缝制衣服 , 冬天穿狍子皮或狐狸皮大衣和貂皮帽 。
鱼皮衣 , 赫哲族语称为“乌蒂库” 。女式鱼皮大衣的款式和旗袍差不多 , 前及膝收腰 , 宽胖的扇形下摆 , 短袖 , 只有一个领兜 。有的做工精致 , 正面、袖口、衣领、胸前、后背都绣有云纹和各种百搭图案 。有的甚至在衣服下缘缝贝壳 。男装袖口 , 下摆有两条边 , 也可染色或镶嵌云纹、动物纹饰 。
鱼皮裤有男女两种 , 一般用怀头鱼皮或柘罗鱼或狗头鱼皮制成 。男裤 , 赫哲族语为“伊易科” , 顶部为全口 , 裤底边镶黑边;女裤赫哲族语言为“嘎隆” , 上部倾斜 , 裤腿绣有各种图案 。鱼皮裤春夏秋冬都可以穿 。
赫哲族的住所里有许多狍子和狍子衣服 , 尤其是在冬天 , 人们通常穿着狍子大衣 。在赫哲族的语言中 , “科阿柯胜衣”是用煮熟的狍子皮缝制而成的 。狍子的皮衣一般齐膝 , 有翻领和偏领两种 。冬天一定要用冬天猎杀的狍子皮 , 因为这个时候绒毛多 , 皮厚 , 耐用 , 耐寒 。其他季节可以穿秋款皮衣 , 夏天可以穿素色皮衣 。鱼子皮还可以用作鱼子皮裤子、被子、床垫、帽子和手套 。
赫哲族独特的鱼皮服饰装点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然而 , 制作这种鱼皮衣的手艺正在慢慢消失 。
拯救民族文化 。让制作鱼皮大衣的技艺延续下去 。为了确保这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流失 , 街津口渔村70岁的赫哲族老奶奶于文凤通过口口相传 , 将制作鱼皮衣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赫哲族和汉族人民 。
从15岁开始 , 游文峰跟随母亲游崔玉学习鱼皮制品的工艺 , 到今年已经60多年了 。游文峰在制作鱼皮衣时完全继承了赫哲族的古老技艺 。鱼皮衣图案的色彩和纹理符合物理属性 ,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美”观念和渔猎文化的特点 。2006年 , 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渔皮匠”称号 。
游文峰介绍 , 捕鱼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 因为捕鱼不仅可以提供食物 , 还可以提供生活用品的原料 。赫哲族人用鱼皮制作各种衣服 , 包括打底裤、披肩、围裙、腰带、帽子、手套、皮包、口袋等配饰 。制作鱼皮大衣的技艺复杂 , 环环相扣 , 需要制作者有相当的耐力和决心 , 当然也需要制作者有艺术上的辨别力和组合力 。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将赫哲族鱼皮制品带到世界各地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这些手工艺品 。游文峰利用街津口渔村的闲置房屋开设了赫哲族鱼皮文化展厅 , 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 。
传承鱼皮衣制作技艺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 , 在游文峰的带领和传承下 ,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衍生发展得到了全面的凸显和推动 。以鱼皮画、鱼皮饰品、鱼皮挂件等为代表的赫哲族艺术品 。 , 以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民俗、信仰为题材 , 通过赫哲族艺术家传统的裱糊、雕刻技艺和当代艺术家的加工创作 , 以独特的形式展现赫哲族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意识 。游文峰制作的鱼皮现已走向世界 , 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和展示 。
现在 , 游文凤教三个媳妇和孙女如何制作鱼皮衣 , 还教渔村的年轻人如何制作鱼皮衣 , 把制作鱼皮衣的濒死技艺保存和传承了下来 。
3.赫哲族文化后裔的“文化双骄” 。
在接金口赫哲族渔村 , 陪我采访的赫哲族作家孙毓敏和鱼皮画家孙玉林是兄弟 。他们在传承和传播赫哲族文化方面各有优势 , 被赫哲族人亲切地称为“机智兄弟” , 被街津口渔村的赫哲族人称为“文化骄傲” 。
到了孙玉林的鱼皮画鱼骨画民俗馆 , 明媚的阳光在这里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赫哲族男子孙玉林正在河边的民俗博物馆里画鱼皮 。那一刻 , 他正在打磨鱼皮 , 为鱼皮画做底子 。
多年来 , 孙玉林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传承民族文化上 , 探索如何用黑龙江、乌苏里江各种游鱼的皮制作鱼皮画 , 如何用鱼骨制作鱼骨贴 。他根据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鱼皮制作技术 , 拓宽思路 , 在鞣制鱼皮、雕刻鱼骨和画面布局的结合上下功夫 , 经过艰苦探索 , 终于取得了成功 。他的鱼皮画精美 , 题材突出 , 反映了赫哲族的生产和生活 。他的作品一出 , 就获得了三江谷首届赫哲族传统工艺大赛一等奖 ,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被誉为赫哲族的能工巧匠 。
孙玉林出生在街津口赫哲族乡 , 从小喝黑龙江的水 , 吃黑龙江的鱼长大 。1978年 , 他驾驶父母留下的渔船 , 成了一名渔把手 , 过着富裕的生活 。
后来 , 面对黑龙江日渐枯竭的渔业资源 , 孙玉林毅然走下渔船 , 开始了他人生中新的探索和追求 。这种变化令人难忘 , 孙玉林转变了观念 , 转型发展的视野转向了赫哲族古老的文化传承 。1998年 , 他开始用鱼皮、鱼骨和桦树皮制作各种主题的渔村绘画 , 然后推向旅游市场 。2004年以来 , 孙玉林的鱼皮画《赫哲族冬捕》和《伊玛坎的故事》获得黑龙江省旅游商品市场转型优秀奖 。央视和省电视台专门采访了他 。从此 , 孙玉林在黑龙江突然出名 , 作品受到游客的青睐 。很多来接金口的俄罗斯、日本、韩国游客也买过孙玉林收藏的鱼皮画、鱼骨画 。
孙玉林介绍 , 做鱼皮画 , 首先要对鱼皮进行加工 。经过去皮、烘干去鳞、鱼皮烘干、打浆催熟、漂白等诸多细节环节 。
孙玉林告诉我们 , 鱼皮画可以分为粘贴和雕版两种 。做贴纸相对容易 。先画初稿 , 再选底料 , 再选合适的鱼皮进行切割 。这一步尤为重要 。首先你要确定要粘贴的部分选择鱼皮的颜色 。剪好后可以粘贴在底纸上 , 一幅鱼皮画就完成了 。总的来说适合贴生活中的东西 , 还有动物 , 人等等 。
多年的实践使孙玉如鱼得水 , 在森林中遨游 ,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自由活跃 。雕刻鱼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经过反复试验比较 , 孙玉林在挑选鱼皮的第一道工序上下了很大功夫 。他在选取一块比较大的鱼皮的基础上 , 用阴刻和阳刻的方法 , 勾画出鱼皮的背面 。经过反复多次 , 他做出了栩栩如生的鱼皮画 。
据黑龙江省文化厅王专家介绍 , 鱼皮画是赫哲族的珍贵文物 , 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鱼皮画的内容表现了赫哲族人的审美追求和信仰 ,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赫哲族有丰富的神话传说 , 鱼皮画中描写了许多情节和人物 。通过这些童话 , 我们可以了解赫哲族人对世界的看法 。通过对鱼皮画图案的分析 , 可以了解赫哲族其他北方民族的审美标准 。研究鱼皮画的制作过程 , 有助于我们了解赫哲族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和生产技术 。
孙玉林也从事鱼骨画创作多年 。至今已经制作了近千张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鱼骨画 , 和妻子一起完成了几十套鱼皮套装 。孙玉林是赫哲族的骄傲 。
孙玉林用自己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 , 为光大赫哲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它的贡献已经写进了赫哲族的历史 。
哥哥孙玉林在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是如此的辉煌 , 弟弟孙毓敏也是如此的蒸蒸日上 。
孙毓敏毕业于鲁迅文学院 , 作品包括等 。 , 并相继发表了《乌苏里船歌》等作品 。他编剧创作的电影剧本《赫哲族神之舞》 , 通过一个年轻的赫哲族男女的爱情故事 , 反映了一个歌舞民族赫哲族的美好生活 。该剧本获得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编剧提名奖 。
出生在金口街道赫哲族渔村的孙毓敏 , 立足家乡 , 多年打拼积累 , 不断向生命深处走去 。他走访了世界各地的赫哲族老人 , 对老人掌握的赫哲族文化做了详细的记录 。在此基础上 , 孙毓敏在赫哲族文学创作中得心应手 , 才华横溢 。
1997年 , 孙毓敏在《北方文学》上发表了赫哲族的第一部小说《乌苏里船歌》 , 填补了赫哲族缺乏小说的空空白 。这部作品入选《黑龙江文学通史》、《黑龙江少数民族文选》、《龙江当代文学系》 , 获首届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学奖三等奖 。他的短篇小说《燃烧的火焰》、《淡淡的生死之恋》入选中国作协编著的《相聚鹿苑》 。中篇小说《你好 , 钓鱼的赫哲族人》获黑龙江省第六届“黑土地杯”征文二等奖...
孙毓敏不仅在赫哲族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 散文也多次获奖:《故乡的迎春花》获中国作协、黑龙江省作协主办的“黑龙江省首届当代散文奖”优秀奖;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散文《渔舟摇在山水间的民族》 , 2009年入选《中国散文选》;在《文艺报》发表的散文《一条鱼的尾巴弹钢琴的声音》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族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 获黑龙江省第三届民族文学奖三等奖;散文《愿》在《人民日报》发表 , 散文集《绿亮冰》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04.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赛事“背媳妇捏鱼”
为了传承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街津口赫哲族渔村的赫哲族人每年都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媳妇捕鱼比赛 , 以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这项具有鲜明钓鱼特色的传统体育比赛 , 与伊玛坎、叉球一起 , 被列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自古以来 , 赫哲族就以骁勇善战著称 。《新唐书》记载:“唯黑水顽强 , ..........................................................................................................................................
历史上赫哲族曾用桦木船和木船在三江流域捕鱼 。赫哲族人除了用网捕鱼外 , 还在铁箍上穿插木棍 , 在铁箍上编织渔网 , 做搓箩子 , 站在船上在拥挤的河水中夹鱼 。久而久之 , 这一撮鱼就演变成了赫哲族的一撮鱼比赛 。
赫哲族运动员肖友告诉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 赫哲族人根据居住地的地理、历史条件和自身喜好 , 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竞赛和项目 , 背老婆抓鱼比赛就是其中之一 。
黑龙江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 赫哲族的渔歌打动人心 , 我和媳妇期待已久的捉鱼大赛在界金口渔乡黑龙江边举行 。我看到背老婆的夹鱼比赛场地选在平地上 。赫哲族同胞在地上铺了两块厚木板 , 长约6米 , 宽约15厘米 。同时 , 两个木鱼被放在木板的边缘 , 作为赫哲族人在比赛时用Cuorozi捏的鱼 。
比赛分两组进行 , 每组四名运动员 , 由赫哲族的两男两女“两对”组成 。只见两个男运动员站在离板30米远的地方 , 两个女运动员站在板的最开始 , 最开始还有两个男运动员用的Cuorozi 。
裁判一声令下 , 比赛开始 , 男运动员们奋力朝美丽的“媳妇”站着的木板跑去 , 然后迅速蹲下身子抱起措若兹 , 把“媳妇”背在背上 , 再踩着木板 , 和措若兹一起捡起地上的木鱼 , 跑向终点 。这些都是瞬间完成的 , 太耀眼了 , 我们都忘了按快门...
这是一个考验体力、平衡、协调、准确性的比赛 。如果男运动员体力不支 , Cuoroko倒地 , 就是输的结果;平衡能力差 , 背上漂亮的“媳妇”落地 , 或者从木板上掉下来脚着地 , 也意味着输掉比赛 。所以赫哲族男女运动员要默契配合 。如果你不能准确的抓鱼 , 而对方抓到更多的鱼 , 那就说明你被打败了 。
在比赛中 , 获胜者是一对运动员 , 他们抓了很多鱼 , 没有失去双脚 , 并率先背着他们的媳妇到达终点 。媳妇背靠背的鱼赛精彩纷呈 , 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权力的对抗 , 也是美的创造 。大部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能背着“媳妇”完成一系列抓鱼的动作 , 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捕鱼的 。
街口赫哲族渔村是一个诗意的地方 。认识她可能是一次旅行 , 一次偶然的相遇 , 但在交错的时间里 , 一个民族独特的故事留在了我的心里 , 那是亲切的 , 难忘的 , 持久的…
【黑龙江省三江指哪三江 三江是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