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不要迷信算法,会变得无趣( 三 )
很多人认为抖音商业化走在前面是因为广告算法好,但实际上抖音对游戏广告主的包容程度才是隐藏不言的奥秘,他们允许以单个付费用户为单位结算,甚至可以约定“若用户流失则退款” 。
然而想靠这个设计留住用户和增长并不现实(字节国内的广告收入趋于停滞已经证明了这件事) 。中文互联网的残酷之处在于,任何UI设计都可以在一夜之间被同类产品模仿和复制,只要它被证明是有用的 。
在这个机器学习占据主流的时代,全屏的设计就是为了帮助算法更快地去“看”这个世界 。
但这并不意味着算法是万能的 。因为直到今天,字节都没有办法大规模地侵入长视频领域,即使张一鸣的战略PPT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只要在信息分发领域,字节都要用算法来重新做一遍 。”
即使抖音的UI设计让他们的算法迭代更快,也不可能做到筛选出人们行为信息中的所有“噪声” 。有时,人们希望算法再“聪明”一些,更理解自己;有时,人们并不愿意重复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想了解一点公共热点;还有的时候,人们会想培养一些新的潜在兴趣 。
事实上,那些乏味重复、引起用户轻微不快的内容才是产品的慢性杀手 。如今,这些负面情绪正在抖音的APP里缓慢发酵 。
算法今天不是,未来也不可能是万能的 。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不管是我们自己的优爱腾,还是海外那个算法驱动的Netflix,内容消费都是以运营阵地和导航搜索为第一生产力的 。
因为决疑成本的巨大差异,长视频至今还保持着传统货架式的消费方式:
最新最热的内容放在首页曝光度最高的轮播栏;用户依赖类目导航去查找想要的内容,比如按照类型、地区、上映时间和评分来选择电影;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来自于搜索对应的站外决策 。
比如在微博种草了某部电视剧,根据豆瓣评分来选择观看的电影,以及最近身边的朋友们常常聊起的综艺 。
毫无疑问,算法在长视频领域依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
03 结语当个性化推荐在某些领域大杀四方之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假设它占据我们全部信息场景的画面;然而,现实却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的渠道,远比他自己想象得要更加丰富 。
假设一个初级电影爱好者想在周末看一部电影,会有几种可能?
他可能直接打开搜索框,搜索自己喜欢的演员或导演,看看他们还有哪些自己没看过的作品;也可能打开豆瓣,刷一刷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电影;当然,如果他有一个朋友恰好是发烧级的影迷,他可以直接请对方推荐几部 。
事实上,推荐、搜索和社交是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互补类工具,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替代关系 。
算法与编辑、社交并不对立,也不存在唯一的最优选 。就像微信的算法,一定有克服「社交情景崩溃」的成分,而今日头条的内容审核,也聘请了大量的人工编辑 。
当我们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每一种新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它永远不会是非此即彼的结果,反倒比我们预想中的要更加复杂与深刻 。
《楚门的世界》里,创造者对楚门说:“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 。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
楚门却说:“You never had a camera in my head!”
尽管楚门的世界是假的,但楚门是真实的 。所有计算好的下一刻,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 。
【参考资料】
[1].取消算法推荐,是技术上的倒退吗?腾讯研究院,2021年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