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豆瓣评分,迷失在“一星”和“五星”里

豆瓣|豆瓣评分,迷失在“一星”和“五星”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深响,作者丨祖杨
豆瓣评分又双叒叕陷入了争议中 。
原定12月1日20时上线的《风起洛阳》因技术原因延迟一小时上线,但一星黑评和五星好评先一步涌入豆瓣 。12月5日《谁是凶手》上线两集,女主角赵丽颖尚未出场,豆瓣短评中“女主角演技差”、“台词拉胯”言论比比皆是 。
当天晚上,赵丽颖粉丝在微博上亮出了分析截图,并盖戳认定是“对家”搞鬼:在《谁是凶手》中打了一星的豆瓣用户,对同档期的剧集打了五星,还附带了一篇夸主演的三百字小作文 。愤怒的粉丝们将情绪发泄到了豆瓣身上,安卓应用商店中,豆瓣应用首页出现了十几条一星差评,以及大量对豆瓣“恶意评分”的批评 。
对家互撕、粉圈混战,这样的戏码越来越频繁地在豆瓣发生 。
这不禁令人唏嘘,不愿被任何商业手段污染、曾被奉为文艺青年圣经的豆瓣书影音评分体系,却依然走向了被“操控”的命运 。
豆瓣|豆瓣评分,迷失在“一星”和“五星”里
文章图片

 安卓应用商店评论区
一星和五星的战争2015年,阿北发了一篇长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来解释豆瓣的评分原则,不是简单粗暴地算用户的平均分,而是根据用户的活跃度、综合行为方式等来算加权平均分 。文中还特意提到:“豆瓣水军是有的,但是很难刷动,因为正常打分的观众实在太多了 。”
书影音评分体系中的反水军机制以及独立性,让豆瓣被看作最具公信力和参考价值的评分平台 。2016年刘烨在接受豆瓣出品栏目《瓣嘴》采访时就聊到:我们私底下吃饭的时候都会说豆瓣说什么说什么了,你们(豆瓣网友)说的东西是被所有做电影的人和公司重视的 。
但近年来,影视剧质量似乎不再是豆瓣用户打分的唯一标准,豆瓣评分越来越被舆论与情绪“操控” 。
前段时间,《当家主母》陷入疑似“虐猫”的争议中,但剧组并没有及时给到拍摄时的花絮素材,等到争议愈演愈烈之后发出了白猫与主人的视频,并送上了“一纸声明” 。迟到的声明以及尚不足以验证是同一只白猫的证明,瞬间点燃了诸多爱猫人士的怒火,纷纷涌入豆瓣打一星,截至当前,《当家主母》评分已从开分的5.2降至2.8,一星占比高达78.5%,“猫”、“血腥”成了这部剧的关联词 。
豆瓣|豆瓣评分,迷失在“一星”和“五星”里
文章图片

被舆论和情绪操控后,典型的表现就是假如与之立场不同,就将差评覆盖到方方面面 。去年三月,因为“AO3崩塌”事件引发了诸多网友对肖战的不满,大量差评涌入他主演过的或者尚未上线的剧集评论中,甚至误伤了与其同名的乒乓球教练肖战,其著作的书籍《助张继科成就大满贯》的评论区中也充满了一星评论 。
更常态化的“操控”力量来自饭圈,饭圈的粉黑混战常常伴随着豆瓣一星和五星的拉锯战 。
一位制片人就曾“深受其害”,她告诉「深响」,其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装大剧上线两个小时就在豆瓣遭到了疯狂的一星黑评,这些黑评大多是来自没看过剧的无脑黑和演员的黑粉,不甘心作品遭殃,她和团队成员一起P图、反黑、发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