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虚假”才是泡泡玛特的真实?

潮玩|“虚假”才是泡泡玛特的真实?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官方微博

文丨零售商业财经,作者丨晴空,编辑丨鹤翔
“他们的品控已经烂到我没办法下手了 。”12月7日,泡泡玛特长袜盲盒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
潮玩|“虚假”才是泡泡玛特的真实?
文章图片

据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在泡泡玛特天猫店铺“泡泡玛特旗舰店”中,在“SKULLPANDA熊喵热潮系列潮流袜个性长袜盲盒”的商品宣传详情页面“产品信息”一处使用了“面料:棉97%氨纶3%”等作为表述 。经执法人员网络查阅取证、对泡泡玛特进行询问调查,核对商品相关检测报告,确认该商品实际面料成分含量并未达到其宣传标准 。在询问调查中,泡泡玛特确认了上述事实 。
承认虚假宣传的同时,泡泡玛特将错误原因归结为“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运营人员失误,导致商品详情页描述出现错误”(新京报),这类说法就好比,我在电商平台上售卖“各川苹果”,却不慎将“各”误写为“洛”,让消费者误以为我卖的是“洛川苹果” 。说到底,无论是苹果还是袜子,只不过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
潮玩|“虚假”才是泡泡玛特的真实?
文章图片

当然,这不是泡泡玛特第一次被诉“虚假宣传”,此前“二次销售”“天价大娃”风波以及品控差、过度营销等问题,也令“盲盒第一股”在资本市场跌宕起伏 。
截至7日收盘,泡泡玛特跌2.04%,报48港元/股,市值672.93亿港元,较市值最高点1500亿港元已跌去800多亿港元 。
沾染了“虚假”的泡泡玛特,似乎失去了想象 。
01、伪需求还是真爱好?泡泡玛特品牌背后聚集的是潮流和娱乐 。
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表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
从文化视角来看,那些购买泡泡玛特的人群,究竟是在追求拆开“盲盒”那一瞬间的惊喜快乐,还是要体验玩具收集墙堆满了落灰的小人?
盲盒的推出与消费和其他的消费品的消费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
然而,盲盒与其他生活必需品不同的是,一旦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将盲盒视作人生全部乐趣所在,它便成为了放纵之源,成为追求象征价值与无限的欲望的满足的物质符号 。
潮玩|“虚假”才是泡泡玛特的真实?
文章图片

再者,随着理性消费的回归,品控不一的盲盒是否还能持续给人快乐仍是一个未知数,多半它就是“断舍离”的首批淘汰物 。
说到底,泡泡玛特造就的盲盒市场不仅小众,而且“可有可无”,抛开真爱好外,这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娱乐需求,也是在攀比、好奇情绪刺激下形成的短暂“盲盒心态”,盲盒之爱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思维、理念逻辑甚至是复杂的时代逻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