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以我为主”模式AB面:“网红”盒马如何自处?

盒马鲜生|“以我为主”模式AB面:“网红”盒马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itlaoyou-com
今年双十一当天 , 郑州富田附近的居民 , 在手机上“血拼”购物后 , 又早早出门 , 在新天地商场门口排起长队 , S形队伍仿佛“山路十八弯” , 保安都不得不在队伍入口处竖起指示牌:排队进场需三小时 。
排队的居民们 , 大部分都是来一睹盒马鲜生新店的“风光” , 这也是盒马在郑州开出的第二家门店 。
无独有偶 , 与郑州相隔上百公里的济南 , 盒马鲜生首店于11月底正式落地经四路万达广场;与此同时 , 远在华中的江西南昌 , 盒马鲜生首店也于11月27日正式开业 。
从郑州到济南和南昌 , 再到两个月前落地的合肥首店 , 盒马正将扩张触角延伸至中部及北方城市;在深耕华东及广深市场的基础上 , 盒马版图正不断扩大 , 今年12月还将继续开出14家新店 。
但扩张表象下 , 盒马面临着不少难题 。
相比于成立之初 , 盒马目前的扩张速度无疑大幅放缓;更关键地 , 面对前置仓、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冲击 , 盒马的日子并不好过 。
对新生的社区电商业态 , 盒马CEO侯毅曾批评“前置仓没有未来” , 但现在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已成功上市;侯毅还“发难”过社区团购 , 称其是“电商创新能力的倒退” , 但无论美团优选还是多多买菜 , 在单量和渗透率上 , 都远超盒马 。
抛开创始人的视野不谈 , “否定”新业态的侯毅和盒马 , 还能“一意孤行”多久?
供应商“发难”背后近四个月前 , 北京某盒马供应商突然在微博发难 , 直指盒马“店大欺客” 。
这位昵称为“京城—赵勇”的博主 , 声称自己为盒马供货四年 , 投入800多万元 , 现在却因退货及各类罚款 , 累计损失60万元 。
“赵勇”提到 , 盒马限制规则多 , 例如供货数不足平台要求数量的95% , 就会被罚款;合同到期不准备续签时 , 对接人却“联络无门”……
盒马供应商的“发难”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 盒马一家猪肉类供应商也向地歌网表示 , 给盒马供货半年多 , 累计被罚4万多元 。
该供应商表示 , 盒马对商品的标签、规格和有无异味都有严格要求 , 尤其是履约 , “如果履约迟到太久 , 供应商必须自己挨个门店去配送 , 还要按照供货额的10%进行罚款 。”
对供应商“高标准、严要求” , 是盒马为把控品质和履约时效所采取的策略 , 但这更能凸显出盒马“以我为主”的思维 。
而商业上的“以我为主” , 往往是利弊兼得 。
某二线城市的一位盒马海鲜供应商也表示 , 自己只能供应小品类的海鲜 , 而像梭子蟹这类“爆款单品” , 往往都是盒马直供 。
据地歌网了解 , 盒马在国内的直采商品主要分为产地直采和本地直采 , 类似赣南橙和阿克苏苹果 , 盒马是直接深入到成熟的产区基地采购;而各类常见的果蔬、肉类商品 , 盒马是与本地供应商合作 , 以保证当天采摘、加工的商品 , 当天就能上架售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