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告别「爆款逻辑」,服饰品牌要拼内功( 二 )
这就天然造成:多数服装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变化,始终赶不上外部流行趋势 。
此前淘宝、天猫的兴起,加快了杭州服装乃至中国服装业产业转型和迭代的速度 。行业大盘的高速膨胀,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行业内外部的沟壑 。但随着大盘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和内部供给的矛盾,便日益显现 。
追求更多元长尾需求的服饰业消费者数量,可能正在以行业意想不到的速度高速膨胀 。淘系的一组数据显示,淘宝、天猫上有超过2亿的95后,其中,服饰先锋人群超过6000万,在增速和客单价维度,表现均远超大盘平均值 。
诡异的是,需求变大变多了,中国服装业却并没有出现高速增长 。不仅如此,相关数据表明,规上纺织服装类工业企业数量正在持续减少,这意味着,原先依靠生产标准基础品的中小企业,可能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被迫退出或转型 。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9块9包邮的低价走量爆款逻辑,显然无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妙法灵药 。
「爆款逻辑」,上个时代的产物但一些人确实一度笃信过爆款逻辑能解决一切问题 。
行业内从来都没有对这种观点有过真正认可 。相反,意大利式的发展路径,才是行业共同希望的未来 。
细究意大利服饰业的发展路径,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诞生众多著名服装品牌(比如Gucci、Prada、Giorgio Armani等),抛开它是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历史原因,关键还有四点:
1、走在时代前沿的设计理念;
2、拥有独特先进的设计师;
3、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上乘的原料;
4、良好的服务态度作支撑 。
这些关键原因,大多需要归因于趋势预测、供应链等服装行业硬实力 。而低价走量的模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市场,都无法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想法是如何泛滥的呢?
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这种逻辑的根源,虽然最早可追溯到电商早期9.9元的「爆款逻辑」,但近年来直播等售卖形式让商家产生了对唯流量论的误判,或许是核心原因 。
就中国近二十年服饰行业发展史来看,从四季青到9块9包邮,再到今天百花齐放的服饰生态,爆款逻辑其实已经是被历史论证为被淘汰产物,现重新被某些商家和平台当做救命稻草,这是反时代的,也解决不了行业问题 。
就像没人会认为义乌能在服装领域取代意大利一样,服装从来就不是一桩流量生意 。从工业角度来看,单品打爆是最能触发「规模效应」的手段,但作为一个非标行业,sku过于集中的流量生意,并不利于服装品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
服装行业要「拼内功」回归行业本质拼内功做品牌,正成为行业的共识 。但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要想走通,并不容易 。
在供给侧,主要有两个维度 。第一,在于设计层面要把握趋势 。
以女装品牌为例,虽然坊间经常调侃“女人的钱好挣”,但却忽略了“女人心,海底针 。”商家认为好的款式,未必消费者就会喜欢,女装难就难在测款,并不是说测款的方式难,而是精力与资金上的投入让多数中小卖家耗不起,甚至陷入迷途,变成了为了爆款而爆款 。
第二,在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保证产品的快速落地 。
以我们所熟知的服装品牌GAP为例,它在美国本土的成功可归因于纵向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GAP采用了委外加工的生产方式,由店铺自行设计、下单,更为关键的是,GAP“内功”是他的供应链深度:1、它直接从亚洲工厂采购,大幅降低了成本;2、有着完善的供货管理制度,比如库存时间控制在49天内、每两个月必须推出新款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瑞声科技|红米K50电竞版最大看点?实测揭秘「安卓第一4D振感」,摸完馋哭了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