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星巴克走向「分水岭」( 二 )


就连舒尔茨本人也曾承认,“无度扩张正导致星巴克体验的平淡化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历史学教授Bryant Simon曾在《Everything but the coffee》一书中这样评价星巴克,“上世纪90年代,星巴克还是一个轻奢品,但到了2008年后,人们对星巴克的认知与麦当劳并不二异 。”因此,当舒尔茨在2008年重回星巴克后,他当即决定陆续关掉600家门店,进行业务整顿,开始转向高端品牌,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体验 。
一个明显的感知是,眼下的星巴克门店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臻选烘焙工坊,高端业态还包括臻选门店(Reserve store)和甄选咖啡店(Reserve bar),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类旗舰店、概念店,让外界直呼看不懂星巴克这家公司 。
对于星巴克来说,品牌IP化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以南极人为例,2008年,纺织业巨头南极人面对压力,决定将自己的自营环节砍掉,转向“品牌授权“,做起了贴牌生意;2015年,南极人更名为“南极电商”,完成上市;2017开始,由于南极人品牌授权的店铺太多,品牌的可信度逐渐降低,开始在服装赛道失速 。
以咖啡为中轴,星巴克的多元化一直在进行:生产出许多走俏的品牌周边;紧抓联名热潮,涉及生活用品、鞋服、美妆、节日礼盒等 。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是否也意味着,星巴克咖啡所笃定的主营业务(卖咖啡)开始见顶?
咖啡生意的「进与退」【投稿|星巴克走向「分水岭」】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
根据Statista研究,2017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只有0.1kg,远低于美国(3.6kg)和英国(1.8kg)的欧美国家,但中国却是全球咖啡消费增速最快的市场,根据Statista的预测,2010年-2021年十年间,中国咖啡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6%,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单一国家市场,咖啡占三大热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将从3%上升到12% 。
由此可见,国内的咖啡市场依然是一个增量市场 。
但问题是,国内咖啡赛道正变得愈加拥挤,撇去老对手Wages、Costa、瑞幸不说,近年来崛起的新茶饮玩家们(奈雪的茶、喜茶、Manner),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布局咖啡赛道,比起星巴克,这些新玩家们的入局,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星巴克 。
具体来说,新兴咖啡品牌Manner、M Stand、Seesaw在今年均已获得融资,其中,小而美的Manner估值更是达到了28亿美金,永璞、三顿半、时萃SECRE等线上品牌也接连开启线下门店饮品零售业务,除此之外,平价奶茶玩家们也在上架咖啡饮品,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和便利店也在推广供应咖啡 。
早在1983年,舒尔茨就曾勾勒过“咖啡+社交”的市场蓝图,即以高品质产品作为基础性价值,换取人均消费数量、用社交空间作为附加值,最终提升消费额度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们能看到,星巴克不仅仅是在卖咖啡,还在贩卖星巴克式的生活体验 。
针对“第三空间”理论,国内的新茶饮玩家们同样有话语权 。
彭心在为奈雪的茶第一次选址时曾谈到,“我要开一间星巴克一样的空间,但我卖茶 。”虽然咖啡和茶品类不同,但同样是即时消费品,不同的是,星巴克的社交商务属性更强,而新茶饮的第三空间更强调休闲娱乐属性,相应翻台率也更高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茶饮业的品牌效力不及星巴克,在租金方面也不具备星巴克的同等待遇,所以我们能看到,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在选择优化门店模型时,会推出更多小型店铺“水吧店”,主打小空间、平价咖啡的Manner,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祛魅“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回归纯粹的咖啡生意 。

推荐阅读